未来的王者,属于两类品牌商。第一类是能够在商业模式上创新的“吃螃蟹者”。说白了,就是在营销上破局。这方面,借助行业高增长,国内体育品牌此前在品牌营销上毫不吝啬。但巨额的资金投入与国际品牌耐克、阿迪达斯等的体育资源相比仍旧是九牛一毛。在多个品牌开始向国外砸广告之际,同质化是体育产业目前最大的阻碍,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全有别于其他的品牌,开创这个行业的新商业模式。消费者的决策和品牌商的预设策略并不一致。在去库存化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消费者决策的变化”令运动品牌“一蹶不振”的原因。可能品牌商以为自己的产品是受消费者欢迎的,实际上消费者已不吃这套了,与需求脱节了。要让传统的大批发模式让品牌商远离消费者,而订货会制度让经销商取代了消费者选择产品。小型经销商不能代替消费者的选择,随着鞋服业改革执行力度加大,在大批发模式下,企业必须开始引入快速反应供应链,这一供应链的占比还须在此后逐渐提升。
第二类则是资本实力雄厚的品牌商。记者以为,进入了资源整合和玩资本的年代以后,靠自己去发展成功概率不高,通常很难做到细分市场的成功。这大概需要通过资本的力量,以做到优势互补。
并购也为中国的服装行业打开了一扇窗,今年以来,鞋服业大玩并购已经很说明问题。安踏收购寰球,森马收购GXG,可以看出,作为A股市场上市值最大的服装和鞋业公司,安踏和森马,都正在以资金优势,整合、收购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以对抗行业的激烈竞争,希望打造成多品牌的服装集团。通过资本的力量,开启细分市场之路后,鞋服类零售在中国市场上,长线的市场增长前景和竞争环境会较内地其他零售类别更为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