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雇用同样的建筑设计师,采用同样的设计手段来吸引大众走进名品店。奢侈品在历史上曾经代表了创新,它们的设计具有革命性,它们总会带来新的气象。然而现在,它们却害怕因为特立独行而吓跑了顾客。”资深文化与时尚作家黛娜·托马斯在其《How luxury lost its luster》一书中这样评论。
如今奢侈品牌通过用同一个富有名气与关注度的名人来吸引受众的眼光与消费,名人不光是为产品背书,同时还表达着品牌的形象、特质和态度,那么各个奢侈品牌如今在表达同样的内容而毫无区分度。
“但一些大牌一定是会介意的,尤其是一位名人和一个较为低端的品牌有过合作之后,非常高端的品牌可能就不会考虑。”高明补充。
“共用名人作广告代言,肯定会带来品牌特质模糊的因素,但品牌更多时候是无法控制的,所以品牌只能在如何更好地用好这位名人上下功夫,如何让名人的某一方面特质和自己的品牌产生更大的关联,哪个品牌将名人挖掘得好,和自己的品牌关联得更好,就能带来更大的广告效应。”谭北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