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主营毛纺业务的天山纺织也从2010年起就踏上了重组之路,其三度向证监会提出增发收购西拓矿业股权的预案,欲将主营业务拓展为矿产资源开发和生产。
德棉股份更是早在2009年就由棉纺织企业转变为房地产企业,上海爱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爱家豪庭也通过向其注资实现了上市。
“被借壳”频发的背后是纺织服装行业的整体低迷和企业业绩的下滑。
以华润锦华为例,从2010年至今,该公司的总营业收入几乎没有增长,净利润则直接从8204万元迅速下跌至353万元。而与中国服装相似,天山纺织2012年的亏损额也达到了1300余万元。
从近期公布的2013年半年业绩来看,蓝鼎控股、维科精华、三毛派神等纺织企业的净亏损额均超过1000万元,常山股份的亏损额甚至达到了3400万~3600万元。
正见品牌顾问品牌研究中心总监林一凡告诉,由于租金和人力资本的大幅上涨、库存的居高不下,国内服装行业目前正在经历较为严峻的低谷期,上游的纺织行业受到了最直接的波及,他表示“这种情况会延续一段时间,收购、借壳的现象还将频繁出现”。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此前市场上的纺织服装企业数量过多、过于分散,现在发生的变动只是一个集合优质资源、淘汰落后产能的正常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