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专家总结:东西方流行的现代吃素绝不是皈依佛门的居士行径,而是珍视生命的全新选择,或是平和心性使然。英文的素食者“Vegetarian”一词,最早是在1847年,由JosephBrotherton等人在英国素食协会的成立典礼上第一次正式提出来的。Vegetarian也常常被昵称为Veggie,通常包含多种类型的素食者。
那些完全不接触任何动物制品的素食者,一般称为Vegan。东方人往往把素食与佛教里的吃斋混淆起来,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完全素食者(Vegan)摈弃动物肉(肉、家禽、鱼和海鲜)、动物制品(蛋和奶制品),还通常不吃蜂蜜和不穿动物制品(真皮、丝绸、羊毛、羊毛脂、明胶)。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素食行列。北京大学的素食文化协会是中国大陆高校首家素食类的学生社团,自成立以来,已经举办了多次素食与健康、动物福利、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活动。近一年来,不仅在北京,在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有素食或者倡导素食的学生社团在活动。他们定期活动,远程交流,互相影响,经常是一校有新闻,迅速传遍全国,形成了少见的“民间吃社”。
“当然不会因为我们这些素食主义者的存在,这些产业就消失。我觉得这些产品可以提高价格,化为奢侈品行列,而不是普通消费者就可以买到,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对动物生命的杀戮。”芦女士建议说。而大部分喜爱丝绸质感的素食者,会选择真丝的替代品,如醋酸纤维、尼龙、人造缎等。一些服装品牌也明确提出不在自己的产品中使用真丝面料,如深圳唤觉服饰。
在港台的食品超市里,很多食品在包装上会注明“素食者可食”,这是商家的细心之处,就这样的一个细微的提示,让素食主义者们大为认可。倘若有一天,某个服装品牌在其产品吊牌上也加上“素食者可穿”,或许,它就抢先一步赢得了素食群体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