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像弘羽服饰这种“淡定”遍布了多个羽绒服生产企业。一家定制羽绒服的门户网站负责人甄经理称,“现在很多羽绒服品牌,已经开始定制了,定量没有明显变化。”甄经理补充道,“要说羽绒服饰业的变化,就是今年羽绒原材料的成本翻了一番。”
据甄经理预计,“今年羽绒服销售价格肯定不会低于往年,涨幅在40%-50%。”
老天的事不一定老天说了算 天气并非企业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学界有“一度效应”之说,也就是气温发生1℃变化,商品的销量就会随之发生较大改变。
品牌服装“浪漫一身”负责人杨涛昨天接受采访时也称,目前高温天气确实使消费下滑。“尤其是对品牌代理商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因为服装的销量不好,会直接影响其资金的流动。
但是在杨涛看来,天气不应是决定一个服装企业效益的关键性因素。杨涛说,以前服装企业比较重扩张,重数量,而忽视对企业利润率和市场接受程度的重视。这样,当一场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发生时,就会产生较大的后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重新思考,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和对应的消费群体。”杨涛表示,随着消费细分的明显,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突出,企业必须要认识市场、认识自己,“不断地调整生产结构”。
周姐也认为,越是在困难面前就越考验一个企业的应变能力。“老天的事情老天说了算,我们只能苦练内功,在自己的产品设计上做些变化。”周姐说,如在秋装的袖子上拼接雪纺等面料,这样消费者穿着时间会更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