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北京市场销售的儿童服装(3岁以下)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50个批次中有28个批次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针对中消协公布的童装比较试验情况,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显示,童装已经成为本地服装零售业的重要内容,受消费水平和理念影响,服装价格差异显著,二三十元的低价服装更受本地家长青睐。对此,业内专家提醒,家长勿盲目省钱,忽视孩子健康。
在售童装质量价格参差不齐
“全场特价,童装19元起”“让利促销,童装9元件”……类似的宣传在清远市场上时常可见,低廉的价格、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款式等吸引了不少年轻的家长。22日、23日,记者走访本地市场发现,儿童服装已越来越成人化,而且在售童装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
在清远市北门街和义乌商贸城等地,记者发现了不少十元甚是几十元的童装。蕾丝、亮片、水钻、铆钉、破洞等,黄色、红色、紫色……各种新颖的款式和鲜亮的颜色应有尽有。然而,这些服装无论是手感,还是做工都十分粗糙,部分甚至证件不齐。
记者发现,部分商品仅在领口处贴有一个简单商标,没有标牌;部分商品有吊牌,但信息不全,要么没有衣服的成分和注意事项,要么没有生产商家。部分甚至用看似日文或者韩文的符号进行说明,消费者很难读懂。
做工方面,不仅线头外露,而且装饰物也存在安全隐患。例如,装饰用的蝴蝶结或花朵直接用别针固定在衣服领口或腰前;连衣裙领口、腰两侧长长的绳带过长;部分服装纽扣、铆钉、亮片等固定不牢,极易脱落;部分儿童运动裤不是松紧腰等,绳带极易滑出等。
与上述低价商品相比,品牌服装店的童装就显得过于高档,动辄上百元,甚至千元令消费者望而兴叹。“一分钱一分货,我们的商品面料十分柔软,穿上去比较透气,而且不会伤害宝宝皮肤。”提及高价的原因,多家专卖店工作人员不约而同地认为,品牌商品质量更有保障。外面虽然便宜,但质量堪忧。“几块钱、十几块的你不怕宝宝穿了对皮肤不好?”
过半家长爱选又靓又平童装
儿童服装款式多,价格差别大,市民会如何选择呢?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二十位家长,多半表示,没有统一的挑选标准,性价比高、款式合适就买。有家长认为,儿童身体发育快,没必要购买高价童装。
“我们家女儿一岁前基本都是穿旧衣服,平时买也很便宜。”市民何先生的女儿今年一岁半,出生后朋友和亲戚送了不少旧衣服,直到现在偶尔还会穿一些。何先生认为,小孩子身体发育太快,出生后隔几个月就要换一个码的衣服,不能也没必要穿得太好。“都买好的,穿几个月就扔了,实在可惜。不如将就着,穿差一点,等三四岁后,再穿好一些的。”
持类似观点的市民不在少数。不少家长称,孩子半岁之前,几乎没有买过过百的衣服。这不仅是因为孩子发育快,更是因为小孩子容易弄脏衣服。“我们平时都是买二三十元一套的,弄脏了或者穿坏了也不觉得可惜。”一位刘女士告诉记者,几乎每半年都会给女儿添置几套衣服,如此便宜才不会觉得心疼或浪费。
不少家长称,在给孩子选购童装时,往往首先注重款式是否时尚、布料的材质、孩子能穿多久,其次是童装的品牌和价格。对于服装安全隐患,他们不会过多关注,或者根本没有关注。约八成的受访家长表示,从来没有注意过童装上装饰物或绳带有什么不妥,买回家后除了清洗一下,不会再进行其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