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定位和产业发展让服装产业人充分认识到:产业要从以劳动力优势为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服装企业在“十一五”的发展过程中,比以往更注重设计研发、现代管理、科技进步、品牌建设、商业模式创新,包括国内外优良资源整合利用等。这使得服装整体产业进步很快,产业协作链有很大优化,产业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在总结这5年发展的轨迹时陈大鹏说:“‘十一五’是中国服装品牌成长最快的五年,形成了一批优秀的品牌。正因为磨练很多、思考很多、探索很多,才使品牌发展更理性。不像之前快速发展的时候,头脑容易发热。经历这5年,品牌企业对科技支撑、设计研发、信息化管理、文化创意、商业模式创新、渠道建设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前所未有的重视。‘十一五’的5年是服装产业走向更加成熟的5年。”
“十二五”是中国服装行业提升软实力的5年
对于“十二五”,陈大鹏认为:服装行业将面对着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后危机时代。服装行业要在“十一五”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高科技和品牌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服装行业最核心的指标就是品牌发展。
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服装产业和中国服装品牌综合软实力不断提升。软实力的衡量标准是:中国服装品牌形象能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产生质的飞跃。
在谈到服装产业“由大变强”时,陈大鹏说:“中国服装产业要实现‘由大变强’,首先要做到的是:当人们提到中国品牌时,首先联想到的是,有时尚、有文化、有价值。要在品牌联想上变强。”
他同时谈到,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从两个方向努力:企业方面,要在品牌、研发、科技、管理、营销的系统上不断创新;行业方面,要坚持以价值为核心的品牌建设为方向。服装行业的发展水平,最终要靠品牌来体现。
“‘十二五’期间,我们需要提升的是软实力,是文化创造力。未来,行业要在科技、品牌、人才、可持续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实现“强国”目标。当服装产业成为一个文化产业、创意产业、高新技术的应用产业时,服装产业就真正做强了。
我们应该自信,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的整体优势还将继续存在。”陈大鹏说道。
与欧洲服装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装产业用几十年的时间走了别人几百年的路,速度的确非常快,但差距依然明显。
陈大鹏认为,中国品牌服装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形似神不似,这个神———就是文化的积淀和综合感受。品牌文化的积淀是需要时间的,服装产业会将在“十二五”的5年时间里继续品牌文化的积淀。
对于“十二五”未来的发展方向,陈大鹏认为,中国服装产业将会在“十一五”的基础上,认清新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并要在已经明确的大方向上继续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