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土壤得天独厚

时间:2013年09月11日来源:中华纺织网作者:emma

从“东锭西移”到中东部产业向西转移,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承接产业转移速度逐步加快,也培育了一大批优势企业。

  第二届亚欧丝绸之路服装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高层次、大规模、专业化、国际化的服装服饰行业盛会。据悉,本届服装节新疆本土服装企业的参展数量和参展面积比去年翻了一番,时装发布秀超过20场次,海外服装设计师作品专场发布也从上届的3个国家5场增加到本届的7个国家8场,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欧时装盛会。

  考虑到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诸多比较优势、有利条件以及政府重视程度等因素,来自国内外的企业和客商,透过一场场各展风彩、各领风骚的国内外服装秀,均感受到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正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个产业大兴起、大爆发的时代即将来临。

  扬文化互通之长,再现往日辉煌

  说起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特别是服装加工业的现状,用“产业链短”、“没有市场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词语,足以说明一切。事实上,新疆服装也曾有过可以大书特书的辉煌经历。

  “你不知道,1992年至1997年那几年,当时的‘联邦’西装尽管要六七百元一套,但没有领导批条都买不到。”新疆民族服装研究中心主任郭铁涛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他说,那段时期,定做一套“联邦”西装,光加急费都在200-300元。“联邦”西装年加工量约1300万件,是政府部门、银行金融单位等人员的必备工作服装。

  尽管“联邦”西装后来受到报喜鸟、夏蒙、仕奇、雅戈尔等外来服饰品牌的冲击,形成大量库存以致无法正常运营,但这段历史足以证明新疆有着生产中高档服装服饰的“土壤”。

  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梁勇也认为,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条件,原料、区位、土地、人力等优势自不必说,现在的问题就是把这些已经显现或者还是潜力的优势整合利用起来,以市场为突破口,完善产业链,振兴新疆的纺织服装产业。

  新疆民族服装研究中心作为新疆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民族服饰文化收集、整理、研究、创新、利用的机构,近些年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服饰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郭铁涛表示,新疆与中亚等国家在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天然联系。新疆少数民族与中亚国家各民族在服装、色彩、款式等方面有着相近的爱好,在新疆本地进行服装生产更符合新疆和中亚各国各民族对服饰的需求,内地企业要很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一点。

  加快产业转移,挖掘潜力优势

  从“东锭西移”到中东部产业向西转移,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承接产业转移速度逐步加快,也培育了一大批优势企业。

  近几年来,国内外纺织服装企业来疆投资新建、重组棉纺织企业产能规模占到疆内产能规模总量的85%左右,化纤产能规模达到90%以上。在投资新建、重组新疆纺织服装企业中,有全国纺织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40余家,其中上市企业有11家。这些企业都有下游产业链支撑,市场占有率高、整体实力强,成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然而,随着新疆的区位、土地、人力等优势禀赋的日益凸显,以及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国内外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纺织服装产业向新疆的快速转移,已是双方的共同期盼。

  伊犁州经信委党组成员、产业处处长霍和平说,针对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战略布局,伊犁州也提出相应规划,就是利用自身的原料、区位优势和一定的产业基础,引进国内有知名度的企业,以代工、贴牌等形式,扶持一批小企业做大并具有一定影响力。他告诉记者,受霍尔果斯定位“出口加工区”带动,前不久已有8家江苏纺织服装企业来伊犁考察,其中一家企业已有在霍尔果斯投资的明确意向。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