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骅认为,公司在关店的同时还在开新店并不矛盾。各大运动品牌不断关店,是为了节省运营开支,一般关闭的是效益较差的门店。而开新店是欲提前布局,以期在行业复苏后能够先发制人。“公司的新开门店往往在区位、人流量等方面优势明显,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看好运动品牌前景
虽然2013年上半年,国内各大运动品牌业绩普降,但多数公司向记者表示看好行业未来前景。
李宁公司认为,2013年上半年,业内主要企业均采取措施力求解决产能过剩和盈利能力下滑的问题,预计下半年这种状况将会继续。“我们相信李宁拥有成功的计划,行业低迷并不代表所有品牌都会失败,我们将抓住机会充分发挥公司潜力。”李宁方面这样回复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各运动品牌的业绩早已跌至谷底并有反弹迹象。以李宁为例,上半年其整体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3.2%升至期内的43.6%,同比增长0.4%,并有超过90%的经销商参与渠道复兴计划,平均周转期大幅下降。
此外,中国动向今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1%至48.1%,但中国地区KAPPA业务的毛利率同比改善0.5%至54.4%。
丁世忠表示,目前安踏的店铺新货提高两成,每月售罄率按年提高一成。现在库存问题已解决,公司的目标是今年同店销售恢复增长,争取明年各方面都能取得增长,安踏有信心成为第一家走出谷底的企业。
朱庆骅认为,运动品牌基于前期的发展基础,已经基本完成在全国的布局,今后发展前景较好。只是目前受到市场需求低迷以及库存高企影响,盈利空间受到较大挤压。当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情况发生好转之后,运动品牌将恢复昔日活力。
对于运动品牌的未来,李宁公司表示,长期来看,我们依然对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增长潜力充满信心。公司坚信中国持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追求更好产品和品牌的消费需求、日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以及体育活动参与度的提高都将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