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时装品牌的宣传策略,无论是品牌手册、老板专访,这些中国品牌永远重复的口号是“目标消费者在18-30岁之间,喜欢时尚和购物的城市年轻人。”而国际品牌运营的基础则是品牌创始人和故事,这些在中国时装品牌上基本为零,而且还缺乏中国元素。相反,许多做得不错的品牌,包括第一夫人穿的“例外”都是采取“洋元素”包装品牌,从店面到服装LOGO都是全英文设计,让人误认为这是个国外品牌。这是中国品牌必须改进的。
除了缺乏品牌文化历史和故事,个性元素也是中国时装品牌所欠缺的。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首席代表欧阳坤曾说过:“现在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很强烈,很多高端人群在对奢侈品消费的增长过程中,希望能够获得在同样级别中的个性化服务,因为他们希望区别于其他众多的高端人群,有更高层次的个性化消费,体现自己的社会身份和价值。”这意味着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奢侈品市场还会进一步扩大,低调、考究、服务周到的奢华品牌会在中国面临更加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服装品牌未来只能抛弃“洋化”的模仿,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元素的个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