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为行业增加“正能量”
在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下,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正在从过去一个低收入国家和短缺的、赶超的扩张型经济,迅速过渡到一个相对成熟、在一些传统和特定领域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经济,进入相对紧缩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和“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和要求,如何将全行业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显得格外艰巨,意义也更为重要,与此同时,行业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也会更高。
8月23日,全国纺织思想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暨中纺政研会建会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本次大会上,众多与会嘉宾在如何做好纺织行业思想文化建设、为纺织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方面建言献策,并一致认为,纺织行业思想文化建设将为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正能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纺织工业不断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在生产持续高速发展,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体系日益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经济总量上,规模以上纺织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619.9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57800亿元,增长了93倍;在经济体制上,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在发展方式上,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向了创新驱动的科学发展方式。纺织工业已成为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我国以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一半以上的能力,成为当之无愧的纺织大国,并向着纺织强国的目标迈进。在这个快速发展过程中,纺织行业思想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也谈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全面发展”,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纺织行业思想文化建设和政研会的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围绕服务纺织经济发展大局,坚持以人为本,以推动纺织工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创新,加强调查研究,搞好典型引领,切实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建设,为促进纺织强国建设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综观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优秀成功企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以波司登为例,波司登历经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一个仅有8台缝纫机11位员工的村办缝纫组发展成为销售超两百亿元的集团公司,根本的一点在于,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视为公司发展的生命线。波司登以“创百年品牌,数百年企业”为愿景,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形成了品牌文化、爱心文化、责任文化。优秀的文化为波司登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给企业注入新希望和新活力,成为波司登不可替代和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据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德康介绍,近几年来,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严峻,行业上下正大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障是绝对不行的。
“多年来,波司登形成了‘以我的爱心换你的诚心’爱心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将‘爱心’渗透到公司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高德康说,“公司倡导‘家文化’,为全体员工构造了一个温暖、舒适、安全的企业之家;我们开展‘关心员工、和谐发展’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生活;我们坚持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建立了为困难职工提供保障的‘波司登爱心基金’;我们积极维护员工切身利益,实现企业和员工在利益上的‘双丰收’;我们培养员工爱国、爱企、爱家、爱岗的高尚情怀,学会感恩回报,学会关爱。”
而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富润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富润控股集团是一家有特殊文化背景的企业。其特殊之处在于,上世纪90年代,在国有企业改革解困的特殊背景下,10年间疾风暴雨式地兼并了当地22家困难国有企业和二轻大集体企业,企业兼并更是思想的融合,需要文化的统领。因此,我们提倡‘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不能的;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却是万万不能的’。1995年组建集团时,旗帜鲜明地提出‘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国有资产,艰苦勤奋’的准则,明确提出‘谁违反或达不到这个要求,谁就不配做富润的干部’。2008年在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机时,提出‘头要冷,心要热,劲要足,做该做能做且可以做好的事’。由此,我们凝聚干部职工,在一个共同目标的指引下,迈小步,不停走,少走弯路,不走退步,努力打造‘和谐、本分、永久’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