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棉价居高不下 小棉企关门大棉企被转型

时间:2014年03月17日来源:证券日报作者:矫月

自从国内棉价经历“过山车”之后,国内的棉花价格便一直居高不下,而高棉价给国内纺织业带来的是高成本和低利润,在这种大背景下,众多纺织企业被迫转型,寻找生存之道。

  调研发现,一些聚酯企业因效益不佳,同时也为了在PTA合约谈判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已经降低了开工负荷或者公布检修计划。

  PTA生产企业中,也有龙头企业采取延迟发货等手段试图在与客户的周旋中夺回主动权,同时采取压低价格等手段来应对竞争。而在织造行业,市场的残酷也在上演着。织造名镇江苏盛泽的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作坊式的生产企业可能熬不过今年冬天。

  有竞争自然就有淘汰,有业内人士认为,行情低谷可以淘汰落后产能和经营不善的企业。在加剧竞争的同时,有利于企业追求技术进步。

  行业转型各有千秋

  不论是棉企还是化纤企业在面临困境的同时也意味着机遇的到来。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张燕生在中纺圆桌论坛上分析,2014年纺织经济内在规律和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整个行业正处于新旧增长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

  张燕生认为,过去低成本驱动、简单模仿、大规模生产、高碳的模式结束了,纺织业需要转向高成本、高增值、创新驱动、高品质、小批量、定制、电商以及利用无线互联网的机遇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增长模式。

  据华润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外销部经理刘洪国介绍,由于国内棉价高于国外棉价,国内棉企生产的中低档棉布面对国外棉布时没有价格优势,因此,订单往往被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抢走。公司目前推出的产品走高端路线,生产的棉布是高密度高质量产品,这种产品的市场前景较好。

  除了棉企在寻求转型之路外,面临产能过剩的化纤企业也在悄然转变。

  据记者了解,2014年的化纤业研究主题主要是再生纤维、生物基纤维和特种功能性纤维。很多化纤企业为了寻求出路走上了不同的研究道路,这直接导致同质化化纤产品逐渐分流为有着不同功能的差异化产品。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信息中心主任李东宁向记者介绍,此次化纤场馆展览中,人流最多的展台就是展览仿棉纤维(逸棉)、再生纤维、生物基纤维和特种功能性纤维等企业。

  仿棉纤维顾名思义就是仿造棉花的纤维。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服务部经理阮云峰认为,逸棉产品未来将会部分替代棉花产品。

  据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立勇向记者介绍,逸棉是由多家企业组成的联盟开发的产品。“逸棉有些方面超过了棉花,有些方面超过了聚酯纤维,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据记者了解,逸棉虽然在吸湿方面不如棉花产品,但其在价格上却有很大的优势。“逸棉的价格要比国外的进口棉便宜6000元/吨,现在的进口棉约为19000元/吨,逸棉则为13000元/吨。”阮云峰说。

  事实上,在国内棉价丧失价格优势后,化纤的低成本优势就显现出来。除了走高附加值概念的逸棉之外,再生纤维也是一个低成本大户。

  据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公司的原材料是从世界各地收购来的废旧聚酯瓶,成本非常低廉。“这段时间到公司来咨询的人很多,由于原材料收购成本低,我们的产品价格低于同类产品,有价格优势。”

  除了研发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化纤产品之外,生物基纤维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之一。据了解,我国化纤原料超过90%来自于石油,为改变这种现状,中国化纤协会早在2010年就提出中国生物基纤维及生化原料的概念。

  “当前,摆脱对石化资源的依赖,优先发展低碳、低耗、低污染的生化原料、生物基纤维及其纺织品成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选择。”中国家用纺织品协会会长杨兆华表示。

  生物基纤维使用的原料是可再生植物,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替代传统的石化加工过程,是高性能与环保科技的一种结合。据凯赛生物产业公司销售人员介绍,生物基纤维主要原料来源于植物,像玉米等都可以成为生产生物基纤维的原材料。

  有业内人士指出,生物基纤维的发展将给纺织面料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盛虹集团同样相中了生物基纤维,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目前的市场来看,差异化产品和新兴产品更受客户青睐。“公司从去年就打出创新理念,80%以上的产品是差异化产品。”

  对于经常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盛虹集团来说,环保也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可回收绿色纤维材料未来的前景较好。”上述公司人士表示,公司会寻找相关企业生产绿色环保产品。同时,也希望能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

标签:棉价 棉企 转型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