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困难不一,各自思考迥异。但面对未来打算要走的电商之路,多个专业市场的运营者认为,无论继续走传统专业市场时期还是要在电商平台创出新天地,专业市场要继续保持品牌的影响力,还需要市场的商业文化氛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流花商圈某服装批发城负责人认为,广州的老城区专业市场缺乏往高端产业链提升的市场支撑要素。他介绍,在韩国,服装市场也是在最旺的地方,但政府在最旺地专门辟出专区,用来吸引聚集服装研发、设计人才,这让韩国的服装市场永远处在产业链高端。“老城区的服装专业市场就需要走这样的路,在以往的产业集群优势上,聚集研发、设计人才,聚集电商孵化平台,提升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等,才能够真正转型。”
惑
线下线上转场
传统专业市场难续辉煌?
相比于有守着现有租金仍感觉“日子还可以、生意照常做”的专业市场老板,受访的大部专业市场对象,已经很明显流露出如何与电商融合的焦虑。
由于专业市场的不同产业的迥异和个性化特殊性,一些产业如典型的海味干果、服装批发等产业,因为需要到现场看版等,传统专业市场现场看单、订货的交易模式仍成为不可替代。
这种市场的天然选择,使得也有不少专业市场人士对要不要“触电”感到困惑。有专业市场负责人对专业市场是否该“触网”就坦言很困惑,认为想法好,但操作难。一方面,无论生产商和采购商都还暂时难改变实地看版、采样的习惯。另一方面生产商的新品研发一旦在网上公布,就很容易被模仿而造成损失。
从线下到线上,专业市场触“电”,并非简单的搬上网络。对于这一点,专业市场人士已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正是这种认识,让他们在选择的触“电”面前谨慎小心,“如果一头扎进电商,没有找到自己的模式,一不小心就容易死掉。现在这样至少还可以保持一定的量。”
除了要不要触“电”的困惑,对触“电”之后要走的路,一些已经开始探路电商模式的专业市场也困惑重重。
即使有国内最大的网上服装批发专业平台提供了技术、平台和运营的支持,“友谊裤都”相关负责人仍坦言,未来要真正做成有影响力的专业服装产品电商,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完全放弃过去整个服装批发城的“断腕”之痛,以及自己和管理层的对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的重新学习等,都是不小的挑战。但更关键的还要解决行业的问题,从线下到线上,怎么让过去在传统专业市场积累了数十年的品牌影响力延续到网络上来,怎样重新聚集以往服装商圈的网上人气,又怎么解决批发市场电商模式中的产品标准问题等,都是未来要面临解决的“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