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三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礼仪小姐身穿杭白菊鱼尾礼服首次在乌镇枕水酒店亮相,惊艳各界,顿成网红。因礼服花样色泽与青花瓷相似,被称为“青花瓷旗袍”,在网上热传。礼服的设计者朱建龙,因此成为各大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
朱建龙不是知名服装设计师,只是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一名硕士研究生。
他是土生土长的乌镇人,如今身上有着不少标签: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礼服和志愿者服装的设计者,年轻、有才……
人们不禁好奇: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礼服和志愿者服装,为什么都是他设计的?
杭白菊礼服
惊艳世界
今年10月的某一天,在从厦门回学校的火车上,朱建龙接到了省团委的电话,说互联网大会要推迟了,志愿者服装和礼仪小姐礼服要重新设计。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原定于10月底召开,朱建龙在9月就完成了礼服和志愿者服装的设计方案。突然接到通知,他有些紧张,却不慌乱,脑子不停地运转,思考新的设计方案。互联网大会由10月底推迟到12月中旬,只是召开时间的改变,并不影响原来的设计理念。因此,只需将秋装改为冬装。旋即,新的方案在朱建龙的脑中逐渐形成。
任何一件事情,只有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遇到突发状况时才能从容不迫。
回到学校后,朱建龙花了十多天把新的方案设计出来。虽然时间很赶,但领导看了设计稿非常满意。
这就是后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礼仪小姐和志愿者所穿的服装。
礼仪小姐穿着礼服首次在乌镇亮相就惊艳了世界。那一身长袖、立领、盘扣、金锁图案和以丝绸为面料的鱼尾裙礼服,时尚大气,雅致飘逸,朵朵杭白菊似迎风而开,清香袭人。
杭白菊为桐乡特产,江南盛产丝绸,袖口和鱼尾的波浪纹又是江南水乡的象征,这些江南元素和象征互联网科技的蓝色相结合,使礼服既有古典的韵味又散发着现代气息。
礼仪小姐礼服很好地展现了朱建龙的设计理念:服装既要体现江南传统文化,又要融入现代科技,还要和水乡乌镇相得益彰。
互联网大会志愿者服务部新闻发言人陈晓雷说:朱建龙设计的服装将传统的元素和现代化的元素相结合,这和在古老的水乡召开现代化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焕发了古镇的现代化生机。
当礼仪小姐穿着飘逸的杭白菊礼服走在乌镇古老的小巷,朱建龙在乌镇寻找设计灵感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今年6月,接到设计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礼服和志愿者服装的任务后,朱建龙回到家乡乌镇。沿着悠悠的小河,走在熟悉的石板路上,那些白墙黛瓦的古老建筑、工艺考究的蓝印花布、一望无际的杭白菊、烟雨长廊和水墨江南等文化符号全都涌入他的脑海,它们若隐若现,来回穿梭,朱建龙不停地排列组合、选择取舍,最后终于确定方案。
陈晓雷表示,去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朱建龙的设计稿在众多征集稿中脱颖而出,他设计的礼服是一件旗袍,以乌镇传统工艺蓝印花布为图案,丝绸质地,将乌镇元素融入了礼服之中。今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礼服和志愿者服装,专门指定朱建龙设计。
新中装
一鸣惊人
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服装,朱建龙的设计理念相似,但第二届他的设计有了很大的改进和突破,尤其是志愿者服装,用新中装取代以往的运动装,成为一大亮点。
今年的志愿者服装是一件宝蓝色羊绒大衣,浅蓝色的缎面对襟、盘扣、立领、两侧开衩等中国元素,使大衣兼具美观、方便和保暖的三重功效。
以“新中装”为概念设计志愿者服装,朱建龙有自己的研究。
新中装是2014年apec会议上领导人所穿的服装。其根为“中”,其魂为“礼”,其形为“新”,合此三者,谓之“新中装”。《时代周刊》所载《新中装的寓意》一文对新中装进行了阐释:“中”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和文明,“新”代表的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礼”代表的是中国的礼仪文化。
朱建龙的硕士导师姚琛,研究中式服装,有自己的服装工作室。“我跟她学习了很多中式服装的理念,她对我帮助挺大。”受导师影响,朱建龙一直关注新中装,他的论文也涉及这一领域。
朱建龙认为中式服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随着历史的发展,服装也在演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服装,如汉服、唐装和满族等少数民族的服装都是中式服装。“我们要通过对服装的传承,进行创新,让它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中。”
中式服装传承的是一些元素,如对襟、盘扣、立领、连袖等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以及丝绸、缎面、宋锦、棉布、亚麻等传统的面料。这些中国元素彰显的就是中国特色。“中国服装的特色是什么?那就是中式服装。”
因此,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朱建龙选择中式服装作为志愿者服装。他将乌镇元素、江南特色、中国文化融入服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中国服装的特色,以及东方美学。
世界互联网大会也是推广中式服装的良好时机。“志愿者跟马云等互联网大腕们合照,这个服装一下子就传播出去了。”
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朱建龙的目光看得更远,不止于世界互联网大会。他认为要继续发展中式服装,让它更适合现代人的穿着,更适合市场的需求,而且我国服装业要转型,要走出国门,中式服装也是一个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