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昌西湖区朱紫巷小区的徐先生最近很烦恼,倒卖“洋垃圾”的商贩陆续搬进小区,把小区搞得乌烟瘴气,夏天里异味特别重。徐先生所说的“洋垃圾”主要是指从国外走私进来,未经消毒处理的旧服装。
8月15日,记者随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西湖分局执法人员来到现场,贩卖“洋垃圾”的店主纷纷关门走人。执法人员苦笑说:“习惯了,这些人都认识我们,和我们打游击战。”
现象:屡禁不止的“洋垃圾”躲进小区
徐先生说,这些店之前在中山路的丁家巷口。去年,丁家巷口区域被征收,原来躲藏在该地销售进口废旧服装的店全都转移到朱紫巷小区里。
朱紫巷小区共有12栋楼房,属于老旧楼房。按照规定,居民住宅小区是不能开设经营场所的。徐先生说,一楼少数住户为了一己利益,把房子租给这些卖废旧服装的人。有的破墙开门,有的还把承重墙都打掉,严重影响整栋楼的安全性。
“陆陆续续搬过来的,有几十家,在小区里面形成了贩卖废旧服装的大市场,把小区弄得乌烟瘴气。他们把打包的废旧服装放在小区路上晾晒、整理、翻新并销售,使得小区弥漫着一股恶心的气味。”徐先生说,这些店之前在丁家巷口的时候就被查处过多次,但屡禁不止。
现场:大量旧衣服散发出难闻气味
接连几天,记者对朱紫巷小区的废旧服装店进行了暗访。8月10日,记者从东上谕亭街拐进一条狭窄的街巷,进入居民区。眼前的景象让记者大吃一惊:服装店大多设在民房内,大量旧衣服如一堆堆垃圾随意堆在地上。
在一家店铺内,几名女子正在选购衣服。该店不仅在门口的过道上堆满了衣服,两间狭小的房间也堆满了衣服。记者在小区内转了一圈,发现这样的店铺有好多家,大概数了下有20多家。店面内的衣服散发出阵阵霉味,令人作呕。在其中一家店铺内,记者仔细翻看多款衣物发现,这些衣服大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没有完整的标签,甚至在几件衣服上有大块的黑色污渍。
“好一点的20元一件,那些没清理的衣服论斤卖。”一名店老板说,论斤卖的衣服也看成色,有三四十元的,也有更贵的。
查处:执法人员到场商户立即关门
在现场,记者看到有的店面大门上还有封条的印记。徐先生说,执法部门此前也来这里查处并查封过一些门店,但店老板很狡猾,将封条原封不动拆下来,等执法人员来时再贴上去。
15日下午,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西湖分局的几名执法人员来到现场。不过,执法人员一进入小区,之前还在开门营业的店铺此时全部大门紧闭。执法人员苦笑着说:“习惯了,这些人都认识我们,和我们打游击战。见到我们一来,立即就将店门关上。”
曹姓执法人员称,去年南昌市组织了城管、公安、海关和其他部门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对小区内的洋垃圾服装店进行了整治,“将这些无证的洋垃圾服装店全关掉了,也扣了好多车洋垃圾服装,都烧掉了。没想到,后来又重新开张了。”
他还说,今年上半年西湖区政府组织了综合执法行动,也查处过。但是,后来这些店铺又开起来了。“光靠我们一家执法,能力有限,力度也有限。如何彻底取缔是一个问题。”曹姓执法人员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