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品牌动态 > 正文

国内体育运动品牌突围低线市场

时间:2013年11月15日来源:网上轻纺城作者:

这3年期间,体育品牌的店铺数量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递增,其中仅有20%~30%的店开在一线城市,更多的店都布局在二三线城市及以下的乡镇地区,“渠道下沉的速度非常快”。

  正因如此,各大运动品牌在低线市场曾一度开展过价格战,但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润率,更重要的是为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除此之外,压力还来自国际品牌的入侵。

  以阿迪达斯为例,其早在2010年就制定了“通向2015之路”的战略,计划在2015年要到达1400个国内的低线城市。目前,阿迪达斯在900多个国内低线城市开设了店面,其中仅去年一年便开设了400家。耐克方面也传出今年在中国新开40家~50家工厂店的计划。

  在上述多重因素的冲击下,运动品牌在低线市场的增长频频受阻,库存屡攀新高。

  2012年上半年,李宁、安踏、361度、特步国际、匹克(01968.HK)和中国动向(03818.HK)6家国内运动品牌的总库存高达37.21亿元。困境之下,关闭低效能门店成为企业断臂自救的最快方式。2012年全年,上述六大运动品牌关店超过4000家。

  转型突围

  为了解决与低线城市经销商的衔接难题,运动品牌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将管控中心下沉的做法。

  关键之道创始人张庆告诉记者,李宁、安踏等运动品牌近期都认识到,要主动调整经销店铺,大力帮助渠道商做好零售,“关店其实是在挤泡沫,一方面关闭低效店铺,另外一方面开始平效更高的门店,这是一个优化的过程。”

  此外,以特步为代表的体育用品企业还开始在个别重点区域试点公司直接运营的模式,而针对供应链反应迟钝的弊端,几乎所有运动品牌都开始进入“由批发转零售”的战略转型。

  率先做出反应的李宁提出由传统批发模式向以“有指导性的订货会订单+快速补货+快速反应”为特色的零售模式转型。日前,一直外包给第三方完成的李宁信息中心与后台零售服务中心悄然落户李宁(荆门)产业园。

  而安踏方面在给本报的书面回复中也表示,安踏已在对组织架构实施下沉,总部直接对接分销商以及零售分公司,安排公司零售专业人才与经销商工作,最大程度提升终端店铺的运营能力。

  361度公共关系中心总监韩晔也告诉记者,产品和营销的创新和差异化将是影响体育用品市场格局的重要因素,“布局新的业务点、多品牌整合营销和体验式营销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今天的一二线市场就是明天的三四线市场,企业只有继续提高市场敏感度、货品反应速度、库存周转率,提升研发设计和产品附加值,才能在低线市场获得机会。”张庆认为。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