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好处多
2001~2009年,公司针对全国苎麻化学脱胶工艺技术能耗、水耗大,污染环境严重的实际,通过8年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应用嗜碱性芽孢杆菌替代化学脱胶工艺中的烧碱进行苎麻生物脱胶,建成全国首条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生产线。
公司与武汉大学进一步深入研发攻关,启动节能节水环保型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项目,项目研发内容为在采用嗜碱性芽孢杆菌取代化学脱胶的基础上,提高菌种脱胶酶活力,以减少生物脱胶时间,增加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完善生物脱胶罐的性能,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自动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改进污水处理工艺,降低运行成本。
通过实施节能节水环保型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创新,以下指标得到显著提高:比苎麻化学脱胶技术降低60%以上的化工原料消耗;节煤30%以上;节水40%以上;需处理的废水量为1500t/d,比化学脱胶减少90%。未经处理的废水COD浓度低于450mg/L,比化学脱胶废水降低10000~15000mg/L。废水处理后COD达到小于100mg/L的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废水可循环利用。
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建起纺织品生态安全“金钟罩”
南山纺织纵向按照染料、助剂、纤维、纱线、辅材等进行分类,横向按照不同供应商进行汇总,摸清了南山纺织的整体原辅材料使用情况和供应商情况。并根据REACH法规、Oeko-Tex Standard 100、GB18401等法规标准的最新版本,对所有原辅材料进行了安全性能初评,通过评估筛选出了有安全风险的原辅材料送专业机构进行测试,对非环保化学品予以弃用。
通过对全部原辅材料实行招标制,从企业资质、产品性能、安全性、环保性、生态性、价格、服务、社会责任状况等方面全面评价供应商,优选出可靠的合作伙伴,从源头上切断有害物质来源,有效化解和降低南山纺织品生态安全风险。
南山纺织创建纺织品物质档案模块,档案包含面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所用到的原料和染化料产品名称、用量和供应商等信息,保证每一款服装其生态安全都具有可追溯性。
南山纺织把各国的纺织品安全法规等当作一种技术标准,而不是壁垒。为此南山纺织参考了REACH法规、Oeko-Tex Standard 100全球生态纺织品标准、GOTS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日本纤维产业联盟自律标准、FZ/T 24002-2006精梳毛织品、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等标准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企业标准,努力推进企业的毛精纺产品通过国际公认的生态安全认证工作,并加强科技创新和工艺改进,从根本上确保南山纺织面料产品的生态、环保和安全性能。
浙江三志纺织有限公司
用管理系统确保“志在品质”
三志纺织秉承“志在品质”的产品管理理念,从原料检验到成品检验,整个生产流程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纺织ERP管理系统,通过条形码的应用,做到产品每个生产环节的可溯性,从而保证公司最终产品的高品质。
三志纺织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开发,包括研发设计工艺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涵盖了从接收订单到生产任务安排、原材料采购、牵经、造机、织造、检验、坯布入库、后加工、成品入库、销售出库、工资核算、收款付款、发票管理、凭证制作、账本管理、财务报表、固定资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网站建设等众多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努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通过技术研发降低产品生产过程能源消耗,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污水处理零排放。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后,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按目前300台喷水织机用水计算,每天用水1300吨,全年生产330天用水量为42.9万吨。通过污水处理循环利用,每天只需添加13%的补充水,完全能够满足生产用水的需求,每年可节约用水37.32万吨。全年COD产生量283.28吨,通过污水处理循环利用,可减少COD排放18.66吨,实现经济效益55.98万元。
浩沙实业(福建)有限公司
发挥制度正能量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正是秉持这种理念,浩沙实业不断致力于制度创新,挖掘制度潜力,发挥制度正能量,从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浩沙实业针对公司内外情况的研究于2009年制定了《浩沙公司创新发展规划》,规划涉及公司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可归结为三点:人力方面,企业加强管理,从管理者到一线员工,保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重点是强化员工培训,强化管理者的提升,强化制度和蓝图的编绘;物力方面,通过技术产业化的提升,实现企业规模的提升,调整公司经营,对有限的物力进行有效利用,发挥最大作用;制度方面,公司制定并完善各种制度,以做到有章可依,实现制度化管理,包括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企业文化的建设等。
2008年12月公司制定了《浩沙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经过多年努力,公司企业文化氛围良好,各项活动形成定制,员工热情参与,不仅丰富了员工生活,更是培养了员工团队意识和荣誉感,增进了感情,不仅是员工之间,而且也增强了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