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OEM企业来说,它们心中总怀着一个梦想,那就是自创品牌。可自创品牌谈何容易?
在沙溪从事贴牌加工的制衣厂老板林先生就被这样的烦恼所困。一方面,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不断压缩利润空间,走品牌道路似乎已成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另一方面,目前制衣厂并不具备自创品牌所需要的庞大资金、专业人才以及操作经验。
目前中山绝大部分OEM企业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近期,国内外不少品牌授权经营商开始将业务扩展到中山,尝试以此帮助OEM企业摆脱困境并从中获利。使用授权品牌对中山的OEM企业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缺乏资金、人才与经验的中小企业自创品牌的道路应该如何走?
现象??
品牌授权经营渐热
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去年林先生的制衣厂利润比2006年少了近一半,今年部分月份甚至出现亏损。利润空间的不断缩减迫使林老板不得不正视长久以来一直忽视的问题:走品牌道路。但他看来,这已经关系到企业生死的问题。
然而,由于缺乏运作品牌所需要的庞大资金及专业的研发营销班底,林老板的制衣厂至今仍没有踏上自创品牌道路。“我有几个朋友的服装厂因试图走品牌道路而倒闭。没有上百万元的资金准备贸然去自创品牌,只有死路一条。就算有资金,没有较好的运营经验,同样会被淘汰。”
面对相似的困境,部分企业便开始尝试经营授权品牌。如中山市东华厨具制造有限公司的冷具项目所使用的就是必胜国际品牌授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必胜”)这一香港公司的授权品牌。据了解,东华厨具此前曾尝试注册品牌商标,但较大的资金投入、复杂的注册程序和3年之久的审批等待时间让其望而却步。2007年东华厨具选择使用必胜的授权品牌进行合作经营。如今“必胜厨具”发展已经相当迅速,东华厨具暂时摆脱了缺乏品牌困扰,并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中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接受经营授权品牌这一方式,必胜仅进入中山一年,但已与中山十余家之前从事OEM生产的企业进行合作,这些企业所在的行业包括厨具、小五金、灯饰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许多授权经营商开始在中山扩展业务,其中很多来自香港。香港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性经营手段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他们之所以到中山来,看中的不仅是这个广阔的市场,还有中山广大中小企业多年OEM生产积累的丰富经验。
透视??
利润至少高一倍
对于品牌授权业这一在中山新出现的行业,仍有许多中小企业主心存疑虑:经营品牌授权跟贴牌加工有什么不同?它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好处?
必胜有关负责人何韵安表示,品牌授权指的是授权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品牌或形象以合同形式授予被授权者使用;被授权者按合同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并向授权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同时,授权者给予人员培训、组织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与协助以及必要的监督以维护品牌形象。
“这与贴牌加工有较大的不同。从产业分工这方面考虑,采取贴牌加工的制造商仅仅是个工厂,只负责生产,产品在市场营销、宣传等方面全部由品牌所有人负责。而采取品牌授权的制造商不仅仅负责生产,还要负责整个品牌在目标市场的营销。”何韵安说道。
据了解,两者在合同期限上也有较大不同。中国企业在为国外品牌做贴牌生产时,通常都是第一年拿到的费用高一些,此后逐年下降。当企业没有利润可赚时,外商就干脆去找其他企业合作。而在品牌授权上,双方的合同一般有5—10年甚至更长,合作方的利益有保障;此外,品牌授权经营与贴牌加工相比,企业至少可以获得高出一倍的利润。因为贴牌加工的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加工费用,而采用授权品牌经营的企业利润来源还包括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
“经营授权品牌可以帮助那些当前饱受贸易摩擦之苦、赚取低廉加工费的OEM企业跳出价值链的底端。要走品牌之路并非易事,这需要多年的品牌运作经验以及极为巨大的资金投入。对于尚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中小企业来说,借助授权品牌经营,不仅可以扩张业务,还能在较短时间内积累品牌运作经验,更能通过同一品牌中不同行业的联动而获取消费者的认可。”何韵安说道。
评价??
短期利好,长期有风险
经营授权品牌尽管对OEM企业有着诸多好处,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其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从长远上考虑,中小企业必须自创品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缺乏品牌而出现的各种问题。
著名行销企划专家李锦魁指出,一个较为著名的品牌在进行延伸时可能消费者不会买账。如五粮液这一品牌延伸到饮用水行业后,该品牌的饮用水就是不好卖。所以使用授权品牌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不是使用授权品牌后企业的产品就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同。
“其次,一个授权品牌往往是多个行业共用,这存在着使用过度的问题。如果某个品牌在很多行业中都被使用,但这些使用企业的终端形象和生产营销水平都不一样,容易令消费者感到混乱,反而降低对品牌的信任度,产生反效果;最后,使用授权品牌说白了还是在OEM。制造能力很强的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别人品牌在短时间内渡过难关,扩大市场份额。但授权是有一定年限的,年限一到,中小企业该怎么办?自主创新品牌才是企业最终应该走上的道路。”李锦魁说道。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品牌传播系主任段淳林指出,使用授权品牌比贴牌加工的层次有所提高,但它和贴牌加工一样都只是企业取得快速发展的一个捷径。它在短期内可以帮助企业扩展市场,从长远上还是没能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
“真正想做强做大的企业,还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被授权方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并且随时都有被解雇的危险。”段淳林说。
自创品牌,从何做起?
无论是做OEM还是经营授权品牌,最终都绕不开自创品牌。对于资金不足、缺乏专业人才和经验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自创品牌的道路应该如何走?
尝试“做小河中的大鱼”
李锦魁指出,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一谈到品牌,这些中小企业普遍又会陷入误区,要么认为做品牌是大企业的事,只有先解决市场占有率的问题,才有余力去考虑品牌建设;要么认为品牌建设需要大量的广告投入,中小企业难以负担。
“事实上,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在自身资源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多途径的品牌传播和长期稳健的努力来建立起品牌美誉度。大公司能做到的,小公司也能做到。任何成功企业都是从小变大的,任何著名品牌也必然要走这样一条道路。”李锦魁说道。
李锦魁表示,中小企业不一定要做全国性的大品牌,做一个专业品牌其实不需要很大规模或者需要较多资金投入。德国很多企业的品牌在一个区域内很顶端,生存力也非常好。做不到全国品牌,企业可以尝试打造区域品牌;做不到跨行业品牌,可以做单行业品牌。企业不一定要做大河中的大鱼,可以尝试做小河的大鱼。
抱团打造行业品牌
段淳林建议,对于资金较为紧张又缺乏专业人才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以联合其他中小企业一同创建一个行业品牌。
“企业抱团创建一个品牌,也就是若干家企业共同使用同一品牌,组成一个品牌联合体。通过品牌共享,中小企业可以突破企业规模小、资金力量薄弱、产品类型单一的限制,化零为整,为品牌宣传和扩大知名度创造条件。”段淳林说道。
据介绍,“共享”是中小企业品牌共享战略的基点和核心,这种共享不仅包括品牌价值的共享,还包括销售渠道、客户资源等方面的共享。
政府推动创建区域品牌
段淳林表示,在一个产业集群区域内,小而散的企业占了多数,单个企业进行品牌运营很难,即使是骨干企业,其产业规模与国际大品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此,世界上很多地区通过建立集群品牌来实现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助企业逐步走向品牌道路。借助区域集体品牌的整合效应,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没有的规模经济和品牌影响力。单个企业的壮大,又进一步增加了区域统一品牌的含金量。
“借助政府或者行业协会的力量创建区域品牌,这对于中山许多专业镇的中小企业来说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如沙溪镇可以打造’沙溪休闲服’这一集群品牌,并加大力度对这个集群品牌进行扶持,为其配套专业的检测和研发中心。目前国内创建区域品牌较为成功的案例要数东莞大朗的毛织产业。”段淳林说道。
据了解,2006年以前大朗毛织业已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然而大部分毛织企业还处在贴牌加工、生产阶段。为此,2006年6月大朗政府投入100万元作为创建区域品牌试点启动资金,并申请注册了“大朗”和“大朗毛织”商标。随后,“大朗”毛织品牌横空出世并漂洋过海,进入美国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参加第七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展会期间140多家公司签下了购销意向,这是产业集群长期沉淀的结果。“大朗”毛织品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较好地发挥了集体品牌的整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