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民族品牌如何向高端挺进
时间:2008/10/21来源:温州日报作者:
近年来,国内零售业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型商场逐渐成为优势品牌的主流消费渠道,并开始影响城市居民的消费潮流。作为国内民族品牌的聚集地,温州拥有庞大的鞋服产业规模和品牌数量,如吉尔达、奥康、报喜鸟等众多企业在品牌整体形象、综合实力的提升上取得了新突破,但却苦于难以全面打入商场这个提升品牌形象的最佳渠道,使品牌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
如何推动民族品牌的升级步伐?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日特地在温州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民族品牌与百货业高峰论坛,以搭起民族品牌和各百货商业企业面对面沟通对话的平台。论坛上,浙江、福建、广东鞋服企业与中国大商集团、北京当代商厦等百货业龙头,就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商场招商等方面进行沟通,并达成了联盟意向。
与会的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表示,商场是品牌发展的重要渠道,希望百货业对本土品牌能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建议,为民族品牌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和平台。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认为,众多商场中存在有“崇洋”的现象,一些商场里一半以上是在国内加工贴牌的“假洋鬼子”,而不让国内一流的民族品牌进驻。如何实现百货业和民族品牌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广大消费者的民族品牌意识的培育,民族品牌自身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 精确把脉发力终端 毛衫品牌营销上演暗战2008.10.21
- 从退税上调看出口2008.10.20
- 中国服企信息化再次扼住命运的咽喉2008.10.20
- 中国品牌走出去的尴尬与反思 整体形象未获认可2008.10.19
- 浅谈本土草根运动品牌鞋企的发展之道2008.10.18
- 东方早报|纺织业亏损比超两成 行业进入最困难时期2008.10.18
- 外需大幅放缓 纺织企业转型成必然出路2008.10.16
- 品牌授权:OEM企业的“救命稻草”?2008.10.15
- 中国服企如何成功进入韩国市场2008.10.15
- 全球经济下行 中国经济如何绕过险滩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