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保暖内衣迎来了销售旺季。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保暖内衣市场花样百出,名目繁多的种类和功效让消费者眼花缭乱,连商家也是一头雾水。日前,记者在烟台市区几家商场、超市内衣专柜看到,今年上市的保暖内衣,质地上不仅有羊毛、纯棉等材料,还有金貂绒、珊瑚绒、暖丝绒、暖舒绒、羊羔绒、莫代尔、植物纤维等几十种质地类别。从功能上分,有塑体、瘦身、美肤、保健、产生热量等近十种功效。这着实让消费者挑花了眼。正在挑选保暖内衣的孙小姐告诉记者:“这些保暖内衣种类名称不一样,里面成分差不多啊。”记者从一件名为“貂绒铂金”保暖内衣的标注成分看到,表层:92%精梳棉+8%氨纶,里层:100%聚酯纤维。而另一种暖丝绒成分含量则是“表100%棉,里100%腈纶,填充100%涤纶”。既然是貂绒、暖丝绒,怎么纯棉占了大部分呢?
对此,烟台大润发超市的保暖内衣促销人员告诉记者,各种保暖内衣从外观和手感上基本分不出来区别,自己也说不好哪种质量较好。可能唯一的区别就是价格了,肯定是价格高的质量好。烟大市场一家卖保暖内衣的商家告诉记者,各种“绒”也好,“卡”也好,五花八门的保暖类别不用区别的很清楚,价格是最好的说明书,“进货价格贵咱就卖的贵!”
三站市场一位多年从事批发保暖内衣的经销商表示,一些新名词只是为了让人觉得新鲜,吸引消费者眼球的,而到底有没有生产商宣称的那些功能,这就很难说了。消费者在挑选保暖内衣时除考虑手感、价格等因素外,保暖率才是衡量内衣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要重点看一下内衣标注的含量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