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品牌服装专卖店的东西是越来越难卖了,尤其是年轻人,比较喜欢在网上比价,选价格低的卖。”在石狮从事服装零售行业多年的许先生道出了目前一些品牌服装专卖店所遇到的问题,网络比价现象对其销售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何为网络比价?许先生介绍,眼下有许多年轻人会光顾包括七匹狼、与狼共舞、利郎等品牌服装专卖店,对于看中且试穿合身的款式,他们会记住型号、款式以及产品编码(只要记住产品编码即可),而后回家在淘宝或易趣等网络交易平台上输入上述元素,来自全国各地关于该服装的报价便出来了。“有些店铺的报价低得让你都不敢相信,但大多数产品都是来自生产厂家的真品。”市民吴先生日前也发现了这种现象。月初,吴先生到某品牌服装专卖店花了688元买了一件夹克,喜好逛网店的他无意中在淘宝网站上看见了同款夹克,网上报价最低为247元,刚开始吴先生以为这些衣服可能是仿冒的或是贴牌货,但在老婆的建议下,他购买了这款最低报价的夹克,后经专卖店一位朋友鉴定,这款从网上购买的夹克也是正品。
缘何两者报价有天壤之别?许先生道出了原由,经销商的利润一般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低进高出”,经销商从服装生产厂家进货的折扣多在3 5折间(有的折扣可能更高),如一套服装标价为700元,那么经销商进货的价格就在210元 350元间,进入零售渠道,经销商会给服装标上700元的原价。另一方面则是销售返点,即销售达到生产厂家的量即可获得一定量的返点。鉴于此,一些地方经销商干脆开一家网店,把店内销售的服装放到网上卖,同样是700元的原价,在网上可以以420元(6折)的价格销售,相对于那些没有打折的省市地区的消费者而言,这样的价格极具吸引力。“有些商家在年底冲量的时候甚至以低于进货折扣的价格出售,因为返点利润会更高。”许先生表示,在网上销售可以避免业内称之为“诟病”的“串货现象”。“实际上这种经营行为也算串货行为,但在网络上却无据可依,生产厂家不可能调查经销商的货到底卖给了哪些人,即使想查也没有相关途径”。
“每天卖一万件衬衫”的说法源自“PPG”,如今“凡客诚品”也做到了,“这是品牌服装生产企业梦寐以求却难以实现的目标。”业内人士表示,网络会对传统服装行业销售模式造成巨大的冲击,“无法避免,只能直视。如何转型、如何顺应市场潮流,这是传统服装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记者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