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于华: 用微创新改写服装B2B劣基因

时间:2011/12/8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作者:

  当淘宝商城(微博)、腾讯超级电商平台等传统b2b2c阵营,正在“零售业”虚拟商业地产领域一争高下之际,另一种“批发业”虚拟地产商的发展也在悄然酝酿。

  身处近年遭投资界冷遇的b2b领域,2009年4月才成立的衣联网,以开放型服装b2b电子商务平台,推进服装厂与服装店的直接对话,促进服装流通渠道的信息化发展,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吸纳近5000家服装厂和批发商,完成超过10亿元的交易额。

  在南都主办的2011年3c创新传媒大奖上,参选企业衣联网讲述从价值、服务和技术三方面做出微创新,实现从传统b2b向虚拟地产商的转型过程。

  服装b2b逆流招商

  对消费者而言,服装批发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行业。在广州,白马、新中国大厦为人熟知,熙攘来去的人流将这几栋批发大厦推举成商业宝地,这些批发大楼商铺租金价格已经达到月租金4000元/平方米,是普通写字楼物业的20倍,而在这些大楼里进行的服装批发交易额达到1500亿元/年。

  衣联网所做的,就是取代传统(实体)服装批发市场,将线下交易转移到线上,从而获取这些商业地产中的巨大商铺价值。衣联网总经理于华告诉南都记者,衣联网的业务模式简单,就是“把白马(中国著名的服装批发市场)这样的实体市场业务搬到网上进行,融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使下游的采购商(服装店)能直接与上游的供应商(服装厂、批发商)交易。”

  不过,这看似简单的商业模式,却涉及到服装电子商务的细枝末节,比如资源整合、版权保护、甚至是行业人员对电子商务的认知水平。由此而来,衣联网选择走了一条“先聚下游、再招上游”的反向发展之路。“衣联网没有可模仿的范例,我们选择通过亲身涉足服装电子商务,以‘体肤接触’方式完成对服装b 2b电子商务的经验积累和市场调研。”于华称,即便是身处受投资界忽视的b 2b领域,仍能通过微创新,改变传统b2b的落后基因。

  细分行业的“微创新”

  于华表示,目前衣联网的利润来源于上游供应商,收入结构为“进场费+交易佣金”。

  “衣联网蚕食的是实体批发商城的市场,我们在产业链中的角色本质正是虚拟地产商。”他认为,零售业的虚拟地产商很难完全取代线下实体店,但是批发业的虚拟地产商在这方面潜力巨大,因为“衣联上下游两端的用户都是商业用户,与个人用户不同,商业用户首先追求的是成本,而不是体验,这是衣联看好细分行业b2b发展的原因。”

  解决了成本的问题,接下来就是针对服装批发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价值、服务和技术的创新,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例如,根据开发服装行业独有的网络防抄版系统和区域保护系统,解决服装企业对于服装款式遭抄袭模仿的后顾之忧,以此稳固竞争优势;同时根据服装采购额比b 2c零售金额大的现实,设计适合大额订购的交易流程,而改变电子商务领域沿用的小订单订购流程,实现市场实用价值。

  在价值创新上,将传统b2b只解决信息流的落后模式,拓展至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融合。此外,抛弃传统b2b粗放服务手法,以“一站式解决方案”,构建包括用户培训、代客装修、订单催收等在内的“保姆式”服务体系,解决服装市场“多数用户不懂电商”的难题。

  “衣联网所处的是最受投资界忽视的b 2b领域,但通过微创新,衣联网完成批发业虚拟地产商的转变,成为服装批发主体渠道。”于华认为,将当前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的模式转化为“设计-预订(销售)-生产”,可让服装b2b逐步替代实体批发市场。

  业界视点

  服装店主论坛

  变身b2b电商平台

  2006年,衣联网先用一年半时间经营“小店春秋”服装店主论坛,通过聚集服装店主,逆流获取网上服装批发业务所需的买家———服装店主(零售商);2007年,衣联网进入“自营批发”阶段,以类似b2c的交易模式,摸清服装行业各种陷阱,逐步制定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则,以便进行大规模的网上批发普及。

  而在2010年4月建立开放型服装b2b电子商务平台,在短短一年半后吸纳近5000家服装厂和批发商,完成超过10亿元的交易额。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