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服装面料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时间:2012年07月31日来源:作者:.

  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萧山服装面料产业能否继续领跑行业发展,抢占新的市场制高点,这一切仍旧未为可知。然而,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靖江许多服装面料企业的老板都一直向我们传达着一个积极信息——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萧山不少服装面料企业主表示,萎靡不振的市场大环境的确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但是恶劣的经济形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能会助推服装面料整个行业的新一轮大“洗牌”。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下,企业与其坐以待毙,苦苦等待宏观政策的垂青和市场形势的好转,不如在逆境中不断摸索,寻求新的发展曙光,且行且思量。

  事实上,如今在靖江确有一批服装面料企业正在逆势而上谋出路,他们立足企业发展实情,通过扬长避短一步步探索,走出了颇具特色的发展新模式。

  树品牌拓业务,增加产品附加值

  跨进杭州华莺纺织有限公司,办公楼大门上镶嵌着一只振翅欲飞的蓝影白鹰,公司总经理卢轲轶告诉记者,“扬鹰”是公司的主要品牌,曾多次获杭州名牌产品称号,“树立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是华莺逆境谋出路的关键之选”。

  那么,如何打造过硬的企业品牌呢?华莺的第一步是,用科技创新研发高端、优质产品。据悉,华莺建厂以来一直坚持以自主创新、科技创新为发展原则,公司的研发中心在2005年被评为杭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该中心有一支由二十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和国内纺织面料专家组成的高素质产品研发队伍,先后开发了蒙特斯呢等4个省级新产品,其中蒙特斯呢经浙江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测试,产品织物手感丰满、柔糯、挺括、弹性好,在当时属省内首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华莺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寻得了突破口,通过抢占新技术,从市场巨大利润中分得了一杯羹。然而,正如华莺常务副总陆军所说:“当我们研发出一种新的面料时,起初确实会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但是纺织行业不同其他,即便申请专利保护了,仍然难以避免其他企业的一哄而上,一旦产品出现同质化,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应就会减少。”

  除了这些,名声在外,这就是华莺品牌打造的第二步。卢轲轶表示,如今“中国服装面料名镇”已经落户靖江,这对靖江的服装面料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对于企业来说,要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必须还要做好内功,使行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来靖江下单。

  用科技创新提高产品档次,通过宣传平台让企业拥有良好声誉,是华莺营造企业品牌打出的组合拳。

  谈及华莺未来的走向,卢轲轶信心满满,他表示,华莺纺织仍然将以纺织为主业,树立自己过硬的品牌,力求做精做专。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卢轲轶是一位海归创二代,他对新加坡的企业经营模式很认同,他说:“我希望未来的华莺也能像一些新加坡企业一样,虽小但颇具市场竞争力,虽小但经济效益好,虽小却员工归属感强,虽小却社会信誉佳。”

  先人一步,打造夕阳产业中的朝阳产品

  在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大型企业可能仍能凭借自身扎实的市场认可度、长期积累的人脉和信誉以及较为充裕的资金渡过难关。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论是在生产装备、营销能力还是劳动力资源上都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即便一点点小的波折都可能导致企业的沦陷。

  那么,中小服装面料企业如何避免在市场“洗牌”中被淘汰?

  杭州兴农纺织有限公司在当前外贸形势整体下滑的趋势中,仍能保持出口不受影响。该公司总经理王亮表示:“我们公司虽然80%的产品走外贸,出口欧美、日韩,但是欧债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位于靖江的兴农纺织规模并不大,是什么让这家企业在哀鸿一片的当下,仍然底气十足呢?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制约服装面料行业发展最具可能性的瓶颈在于产业自身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对于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一缺陷在发展过程中尤为明显,“正是瞅准了这一点,兴农纺织才果断走产品转型之路。”王亮告诉记者,兴农的制胜法宝是先人一步,挖掘夕阳产业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品。据他介绍,发展至今,兴农在产品转型上历经了两个阶段,1998年从纯粹的生产服装面料转向装饰布料的生产,到2003年,公司又从装饰布料转向无纺布。

  无纺布就是王亮口中的朝阳产品,与其他面料不同,无纺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其实不属于传统布料,它因为环保、科技含量高,所以在欧美市场非常流行,目前无纺布生产的家用卫生材料则属于欧美人生活必需品。因此,欧债危机对我们的外贸出口影响不大。”王亮给我们打了一个比方,“比如,你现在收入减少了,决定要缩减开支,但肯定不至于连卫生纸、擦拭布这些日常品都不用吧?而这些东西又是易耗品,需求量不会锐减。”

  据王亮介绍,目前兴农共有3个无纺布生产项目,去年无纺布产量大约有9000吨,产值有2亿元左右,今年预期与去年持平。且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于无纺布生产,去除利息和折旧利润率仍能达10%。

  当然,转型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的。王亮说:“每一步转型都伴随着阵痛,产品转型初期是最难熬的,一方面下游技术跟不上,另一方面市场又还没有完全打开。”在王亮眼中这些困难都是可以预料到的,“虽然头一两年困难,但是由于看准了市场先机,所以公司卯足了劲不断改进技术,终于迎来了春天。”

  对于今后的发展思路,王亮表示,危机往往蕴藏了巨大商机,公司打算趁着现在欧元下跌的时机,从德国新购进一批最顶级的无纺布生产设备,“这时候购进设备相当于打了个折,会节省不少成本。另外,从订购到设备到位、投入生产往往需要一年的周期,到时候我相信全球的经济形势也应该缓过来了。”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