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内外价格严重倒挂 上下游行业一损俱损

时间:2012年09月03日来源:作者:.

  一份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百家骨干棉纺企业的调研显示,至少30%的规模以上企业已经限产,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因用棉成本过高不得不停产,绝大部分企业每产一吨纯棉纱亏损都超过2000元。

  用内棉成本过高,而价格低廉的外棉需要配额供给。当前内棉外棉的差价每吨已经悬殊到4500-5000元。

  目前,进口配额和国家收储托市下的情况是:一边是外棉在进口商手中大量积压,一边却是纺织企业等着配额或者高价买配额来采购外棉进行生产。同时,内棉由于国储托市而价格居高不下。

  配额也好 抛储也罢 都不讨好

  《东方早报》消息,据消息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近期已下发额外的40万吨进口棉花配额,以缓解纺织企业成本压力。

  一位消息人士说,中国今年已发放了240万吨棉花配额,但前期大量的进口棉花已经用完了这些配额,目前积压在青岛等到港的进口棉花没有配额而无法通关,而市面上的配额价格已经炒到了罕见的4000元/吨。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发改委决定,9月3日将开始抛售2011/2012年度的储备棉20-30万吨。

  配额:为了抵御进口冲击

  我国为了限制国外棉花进口对国棉市场的冲击,2004年以来规定棉花进口需要配额,棉纺企业若想拿到进口棉,就必须申请使用配额。

  按国家发改委去年公布的数据,今年关税进口配额为89.4万吨,这一数值自2004年起就没有改变过。

  一直以来,国内棉花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部分中小纺织加工企业通过购买配额采购进口棉,以保证生产。

  每年新一季棉花收储结束后,将会有新的滑准税配额发放。今年新一季棉花收储将始于9月份,在这一年度的最后两个月,市场上所剩的棉花进口配额已经被消耗得不多了,价格也被炒得奇高无比。

  收储:为了给内棉托市

  我国是全球棉花消费量和进口量最大的国家。据中国棉花协会副秘书长王建红介绍,2011/2012年度,我国棉花产量约720万吨,消费量900万吨左右,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网上交易已于今年3月31日结束,实际成交棉花共312.5万吨,棉花收储数量占到2011年度全国棉花产量的49%,占国内期末库存595万吨的53%,皆创出历史新高。

  “国家高比例的收储,更加剧了市场流通棉花价格的上涨。”纺织企业老板肖山认为,“从我国棉花产量和进口配额总量来看,低于我国棉花消费量。”

  增发40万吨配额波澜不惊

  而据路透北京8月24日电 ,中国近日额外发放40万吨进口棉花配额的消息并未引发市场波澜,只因这一配额的性质是“加工贸易”配额,不是“滑准税”配额。就是说专门为加工贸易发放的配额,需要有国外订单才能申购配额。由于棉花和制成品均不能在国内市场流通,此次配额增发对市场极为有限。当前市场的目光都聚焦在9月开幕的收储大戏上。

  从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对关税配额外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继续实施滑准税,并适当调整了滑准税计税公式。

  滑准税又称滑动税,是对进口税则中的同一种商品按其市场价格标准分别制订不同价格档次的税率而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 。征收滑准税的目的是使该种进口商品,不论其进口价格高低,其税后价格保持在一个预定的价格标准上,以稳定国内该种商品的市场价格。

  20-30万吨抛储杯水车薪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消息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在8月27日的一场内部会议上初步决定,9月3日开始,将抛售2011/2012年度的储备棉20-30万吨,竞拍底价为18500元/吨,每次竞拍加价20元。上述消息未经国家发改委证实。

  这些政策选择在10月新棉大量上市前出台,旨在增加市场供给,缓解纺织企业压力。根据海关总署此前公布的数据,纺织服装的1-7月累计的出口额已经全面逆转为负增长,其中7月的出口额同比下降了8.1%。

  当前滑准税配额的进口棉到港价格,已经比类似规格的国内棉价格每吨便宜了约3200元,关税内配额的进口棉与国内棉差价已超过4000元。

  相较于国储手中逾400万吨的储备棉,20-30万吨的抛储更像是对市场反应的试探。

  而广东一家大型棉纺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抛储的定价尤为关键,18500元/吨的竞拍底价与当前国内棉现货价格相当,吸引力不大。

  国内外棉价的巨额差价,吸引了国际和国内棉商,他们将大量的进口棉囤积在黄岛港等港口的仓库。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说,保守估计,当前至少还有100万吨进口棉仍囤积在港口,如果配额不下发,这些棉花可能陆续转运至东南亚等地港口。

  棉花配额价格疯涨 棉纺织企业失去利润

  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国内外棉花价格倒挂,差价都在4500-5000元/吨,纺织企业都尽量用进口棉花,即使以现在的价格额外支付进口配额,加起来的成本还是会低于国内棉花价格。

  配额暴涨

  “棉花进口配额被炒疯了,最高的交易达到了3800元/吨。”8月8日,广州纺织品贸易商肖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而在一年前,市场上的棉花进口配额价格最高为1200元/吨。

  肖山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纺织厂,目前,他的工厂只开工50%以维持大客户,其余产能都处于停产状态。为了维持这一半产能的正常运转,肖山不时地四处打听以购买进口棉花配额。

  在目前市场上,棉花贸易商进口来的棉花,加上棉纺企业或加工厂手上的配额,才能完成一桩进口棉花交易。

  肖山称,市场上之所以有棉花进口配额流通,主要是每年向国家申请到配额的部分企业并没有实质的棉纺生产和贸易,他们不需要进口棉花,拿到配额转手倒卖;另外也有部分虚报生产贸易额,申请到高于企业本身产能需求的棉花进口配额,然后将多余配额转手倒卖。

  肖山认为,配额价格的上涨空间是直接由国内外棉花价差决定的。“别说每吨3800元,就是4000元的配额价格,加上低价的进口棉花价格,总成本还是低于国内棉花价,纺织生产企业依然会选择用进口棉。”

  内外棉花价差5000元/吨

  以全球最大的色纺纱龙头华孚色纺为例,该公司董秘宋晨凌表示,销售量增长系华孚色纺的客户结构基本稳定,订单皆为连续性订单,因此全年无重大变化,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为成本。其中棉花成本就大约占生产成本的60%。

  去年,国家新一季收储棉花的托市价为20400元/吨。同时,沿海棉花进口港区的进口棉价格不到15000元/吨。

  按照国家标准,华孚色纺年生产棉纱超过100万锭,需要消耗约11万吨棉花。因此,若在国内订购国产期棉,该公司棉花成本浮亏1.1亿-1.5亿元,若在现货市场上看,该公司棉花成本比使用进口棉花的生产成本要多付4.5亿-5.5亿元。

  生产越多越亏

  光大证券分析师李婕表示,由于纱线产品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模式,出口订单在定价时所参照的成本基准为较低的国际棉价,因此纱线订单价格低位徘徊;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发放的棉花进口配额有限,国内纺织企业在生产中主要使用的是价格较高的国内棉花,生产成本压力不容小觑。

  华孚色纺在中期报告中称,今年上半年纱线出厂销售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近30%。

  “以国内高成本的棉花生产国际上不断跌价的棉纱,这意味着企业生产量越大,被吞噬的利润就越多。”肖山说,“因此,行业内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尽量压缩产量,闲置产能,维持核心客户就可以了。”

  等棉花“下锅”

  山东德州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表示,今年,全部用棉花为原料的纯棉纺织企业,都处在亏损状态。

  “高价买进棉花,低价卖出纱线,这样周转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撑不过一年的。”肖山对记者说,“今年以来,已经很少有企业敢买期棉了,一般中小型企业都是现买现用,大企业也尽可能少用期棉。”因此,进口配额成为纺纱企业的救命稻草。

  生产棉纱不如进口棉纱

  “全行业都在等待棉花。”肖山说,“上半年,纺织行业闲置产能的缺口只能通过进口棉纱来弥补。”由于我国棉纱进口没有配额限制,因此,棉纺企业更愿意选择直接从印度、巴基斯坦进口棉纱,再转手卖给下游纺织面料企业或服装企业。

  “也有很多棉纺企业不得不将产能直接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生产出纺纱再出口到中国来。这样直接削弱了国内纺织品竞争优势。”肖山说。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历史数据计算,今年1-5月棉纱出口数量同比下降9%,棉纱进口同比增长78%,纯棉坯布进口同比增长133%,棉制品出口额同比下降3.4%。(王志灵)

  内棉外棉价格缘何如此悬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8月30日消息,当前滑准税配额的进口棉到港价格,已经比类似规格的国内棉价格每吨便宜了约3200元,关税内配额的进口棉与国内棉差价已超过4000元。

  为何国内棉花的价格与外棉的价差如此之大呢?

  首先,生产成本悬殊。据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介绍,以美国为例,由于美国采取的是农场化管理,机械化程度高,因此,所需成本较小。而中国的棉花种植则多以小农经济为主,无法实现集中化管理和机械化运作,这使得成本大大增加。

  其次, 在无法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国家只有用收储政策托市。全球棉花增产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的加剧以致棉花供需严重失衡,出现了金融危机之后范围最广、幅度最大的一次下跌,美棉价格一度比去年同期下跌接近50%;而去年9月至今年3月中国政府的收储托市,稳定了国内棉价,亦部分稳定了国际棉价。

  据了解,9月6日我国将启动新年度棉花收储计划,收储价格为20400元/吨,远高于当前现货价格。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光靠国家收储并不是解决国内棉价的长期有效的办法。如果要提高内棉竞争力,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过剩产能: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给予棉企一定政策补贴,增加内棉的价格优势。

  有多家棉纺织上市公司有自己的产棉基地,有的公司甚至能在保证自己供应的前提下,将多余棉花转卖。“这也算是较好的处理方式。”汪前进说。(佚名)

  棉花配额被指沦为寻租工具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8月27日在上海表示,中国的棉花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由于实行棉花收储和进口配额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棉花价格大幅高出国际市场,今年上半年影响中国纺织业出口创汇约100亿美元。

  杜钰洲是在出席“2012纺织服装高峰论坛”时做出上述表示的,他指出,今年1~7月,全国纺织服装业出口1374亿美元,同比下降0.2%,这是新世纪以来的首次。

  一位企业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目前国外棉花1吨含税价格1.4万元,国内棉花价格则为1.8万元,中国纺织企业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经营困难很大。

  此前,中国最大的棉纺织企业魏桥纺织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约为人民币77.1亿元,较2011 年同期下降约4.0%;其母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人民币5400万元,较2011年同期下降约90.1%。2012年上半年,该公司的毛利率约为 5.4%,较2011年同期下降约7.3个百分点。

  魏桥集团对于业绩的大幅下滑公开解释是:“期内,中国国内棉花价格一直维持低位;同时,国际棉花价格大幅下滑,使得国际棉花价格大幅低于国内棉花价格,导致纺织品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中国棉纺织品价格提升难度较大,从而对本集团的整体盈利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011年,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发布《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确定以每吨19800元敞开收购棉花,市场受此影响,棉花价格止跌回升稳定在收储价格线附近,但是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疲软,远低于国内棉花价格。另外,中国对棉花进口进行配额管理。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中国进行棉花收储和进口配额管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不进行配额管理,国外棉花特别是美国、巴西等棉花的种植和收割都实现了机械化,棉花质量较高,成本较低,如果放开进口,中国棉花很难抵抗得住。

  杜钰洲认为,上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已经出现异化。以棉花进口配额为例,有资质的单位进口棉花,但是需要棉花的生产企业拿不到,或者拿到的很少,企业要拿到棉花进口配额,一吨配额要额外支付3000~4000元。

  他进一步表示,这是瓜分企业利润的不合理现象,侵犯了实体经济的利益,给纺织企业造成很多困难。“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否认,配额就是寻租体制”。

  业内人士认为,棉花收储、配额管理等造成国内棉花价格比国外高,其实最合理的做法是国家直接补贴给农民,而不是以收储价格托市的形式干预市场价格,让纺织企业陷入被动。

  企业界人士对此表示担心,如果国内外棉花价格差长期存在,纺织企业将被迫境外建厂,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为例,当地棉花的价格只有中国的2/3,这位人士说中国纺织企业有一天在美国建厂并非不可能。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