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2013中国纺织创新年会探讨产业发展新红利

时间:2013年12月18日来源:中华纺织网作者:gly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地位举足轻重,发展迅猛。究其动力来源,主要是得益于三大传统红利——要素红利、发展红利、市场红利。

  2013年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以“产业发展的新红利——新浪潮与新路径”为主题,全面分析了2013年中国纺织行业的整体发展形势,重点探讨了行业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以及新时期行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路径。来自科技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及知名产业经济和财经专家,分别就经济金融政策走势、产业发展与经济变革以及科技创新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演讲。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三大传统红利的传承与演变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地位举足轻重,发展迅猛。究其动力来源,主要是得益于三大传统红利——要素红利、发展红利、市场红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多项表述均利好于纺织行业。

  新形势下,中国纺织工业正面临以“增长、责任、电商、延伸、融合”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新浪潮,这也是中国纺织工业下一步发展的新红利。

  与各主要国家相比,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地位举足轻重,发展迅猛。究其动力来源,主要是得益于三大传统红利——要素红利、发展红利、市场红利。在要素方面,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低成本劳动力与土地充分供给,较高的环境容量,生产原料价格虽有波动但相对稳定,能源供应稳定等。

  传统的发展红利表现为:经济体制红利、国际化红利、科技创新红利、发展模式红利等。而传统的市场红利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国外市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中国的对外开发与加入wto等;以及国内市场上,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传统红利正在衰退稀释。在要素红利方面,新的红利是城乡一体化形成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以及人才、技工占比将增高。在发展红利方面,与传统红利相对应,中国纺织工业正面临着新的红利要素:首先是经济体制红利,具体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是国际化红利,对外开放的深化;第三是科技创新红利,人才队伍增量提质、新资源与新领域,环境倒逼;第四是发展模式红利,资本与技术密集型、时尚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同样,市场红利也有新的演变,表现在国外市场红利,国际贸易结构的调整、新兴市场;国内市场红利,城镇化进程加速、居民收入增长、网上购物新机遇、人口政策调整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了系统论述、重点部署,为纺织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红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多项表述均利好于纺织行业。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理顺棉花体制、纺织产业向上游原料环节配套,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行业发展与行业政策的全方位协调设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则有利于纺织业非公经济突破部分产业的垄断门槛,为产业注入新活力,巩固民生产业的地位;“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助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有利于稳定产业工人队伍,又有助于刺激消费需求持续升级;“转变政府职能”则有望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从而有助于倒逼纺织工业加快技术进步。

  新形势下,中国纺织工业正面临以“增长、责任、电商、延伸、融合”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新浪潮,这也是中国纺织工业下一步发展的新红利。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内销市场、应用领域的“增长”,将为产业发展开拓新空间,预计到2020年全球纤维需求总量将突破1亿吨,较2012年增加2000万吨。我国纺织行业在内外市场份额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纤维加工总量仍有1400万吨左右的增长空间。未来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机遇和核心竞争力将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力,如何以创新行动履行对员工、客户、环境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将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生产效率、市场准入、品牌内涵和商业绩效。“社会责任”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即从关注利益相关方到影响利益相关方,从责任被动驱动到主动驱动责任,从“利已”到“利他”。服务民生、保护环境、保障公平的“责任”,将为产业发展指引新方向;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尤其是移动电商,将为产业发展打造新平台。电子商务将带来商业模式之变:同质化向异质化的转变——“小前端”+“大数据后台”+“一站式服务平台”;生产方式之变:大规模、标准化、低成本向细分化、个性化、快时尚的转变 ——“以产定销”转向“以销定产”。当前,纺织产业内的延伸呈现出4个主要趋势:向研发设计和品牌建设延伸,向上游或下游环节延伸,跨领域延伸,跨地域延伸。而纺织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产业融合主要有三大趋势:融合数字化,表现在生产过程信息化(两化融合)、电子商务、云技术、线上线下融合(o2o)等方面;融合科技与设计,表现在新材料技术、新装备技术、低碳技术和高端设计等方面;融合资本力量,表现在企业并购、上市融资、风险投资和集群融资等方面,与信息、科技、资本、资源、创意等多元素的“融合”,将为产业发展创造新天地。

  新的发展形势下,科技创新使命重大,一是保障原料供给,二是保护生态环境,三是节约资源能源,四是满足社会新需求。在模式创新上,优异化战略、专业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则是可供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选择的新路径。优异化战略基于市场细分以及竞争对手行动,追求产品质量、知识产权、创新力、产品服务、品牌优异化;而专业化战略的成功源自核心技术、持续能力和品牌号召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骤则是从产品“走出去”、企业“走出去”到品牌“走出去”。

  中国纺织企业应关注并着力打造“以材料智能为突破的创新力”、“以时尚导向为目标的消费力”、“以环境倒逼为动力的责任力”和“以社会青睐为基础的吸引力”,以加速建设纺织科技强国、品牌强国、可持续发展强国、人才的强国的进程。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元:重新定义纺织 创新实现转型

  纺织工业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彻底的行业。

  对于纺织工业来说,打造国际品牌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应该研究到底怎么能够形成品牌?

  消费者偏好实际上也是宏观数据。美联储前主席曾经发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数叫男人内裤指数,也就是男人买内裤经济指数就会上升,经济向好。

  纺织工业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彻底的行业。纺织工业的创新特点和其他行业有很大不同:第一,市场高度开放,高度竞争充满活力,民营企业占主体,不断有新兴企业进入到行业当中去。同时在国内市场上,不仅有国内的品牌,而且大量国际品牌进入到国内市场,如果降低奢侈品消费税,对纺织工业国内品牌依然会有冲击。第二,纺织行业的创新不存在颠覆性的创新,它不像苹果公司推出iphone5,一下就打乱传统手机商场原来市场格局,而纺织业滴水成溪的创新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第三,创新的发动往往来自于材料和工业技术装备,由创意来带动技术的整合。第四,由消费者偏好决定。不管你是大规模生产型的纺织工业也好,还是“快时尚”也好,都是由消费者偏好决定的。时尚消费习惯,对于整个纺织品行业影响都很大,同时消费者偏好实际上也是宏观数据。美联储前主席曾经发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数叫男人内裤指数,也就是男人买内裤经济指数就会上升,说明经济向好。第五,对品牌存在的依赖,也就是说某种品牌的形成有赖于消费者的黏着度。而且从纺织工业角度来讲,品牌决定价值,装备决定成本。第六,纺织行业的边界不断扩展,但不断模糊,既有家用纺织品,又有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链不断延长,现在看到的纺织品已经不是10年前或者20年之前纺织品的概念。第七,就是进入门槛低,中小企业云集。同时模仿创新非常普遍,因此一个领先者所引领的新品牌和新技术,会被大量的企业谋划和平移出去,这也是纺织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八,商业模式的创新正在影响原有行业业态和生态经营组织方式。如耐克,通过柔性生产线为基础的供应链再造,来实现产品的定制化。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