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北京汉光百货“突围” 增强本土化开发自有品牌

时间:2013年06月20日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作者:

“中友”变更为“汉光百货”,改名只是个开始,汉光百货副总经理浦嘉嘉表示,以改名为契机,今年下半年开始,汉光百货将进行装修翻新和楼层调整,同时增强本土化。

  “缺少个性、定位模糊的品牌固然难以生存,但过分追求标新立异而忽略穿着者感受同样不会受到追捧。我们未来就是希望能挖掘出更多这类能够表达现代女性的时尚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品牌。” 浦嘉嘉表示,目前大部分设计师品牌由于规模小成本高,价位并不便宜,但其实在设计和用料上一点不输国际二线品牌。“我们对这些朝气蓬勃的本土品牌的未来充满信心。”

  提供定制服务 实现“全客层”覆盖

  对于未来在服务上将作何突破?浦嘉嘉介绍说,建立全覆盖免费无线、提供定制服务和渠道、完善会员体系已提上议程。

  “我们这几年一直加强商品销售外延的建设,比如在汉光百货9层的‘天幕功能厅’,定期为会员举办美妆讲堂。多家一线护肤品牌在汉光百货设有美容产品体验中心,让消费者在优雅静谧的环境里充分享受产品功效。”浦嘉嘉表示,未来汉光百货会更加努力在服务上寻求突破。

  “现在已经提上议程的包括建立全覆盖的免费无线网络,提供最新的商品信息和潮流动态。我们还将完善会员体系,提供更多充满新意、有趣味的活动。服务上的突破也有赖于品牌的信任与支持,我们希望与品牌合作开展定制服务,为特殊人群、特体人群及追求个性展示的顾客提供定制渠道,真正实现‘全客层’的全覆盖。”她说。

  分析:内忧外患并存 转型迫在眉睫

  采访中浦嘉嘉表示,卖场的同质化和电商带来的冲击,正是促使公司通过开发本土设计师品牌和自有品牌以达到差异化的原因之一。业内人士分析,在商场同质化现象明显的当下,传统卖场面临房价、人工成本上涨和电商冲击的双重压力。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协会统计的81家大中型百货零售企业2012年销售总额2282.7亿元,同比增长仅8.92%。对比2006年至2011年百货行业销售收入年平均16.5%的增长率,2012年全国百货零售业增速下滑明显。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百货行业的净利润行业平均水平仅有2%-3%。传统百货正在步入微利微增长的时期,转型求变已迫在眉睫。

  内忧:

  人工、房租上涨 利润缩水

  传统商场是否暴利?对此,在某商场做了5年企宣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一家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商场,每年营业额达到9亿元,但净利润却只有3000万。

  “虽然毛利率在17%左右,但是各种开支成本都在不断上涨,像人工成本每年增长10%以上,每年在岗和退休职工工资加在一起就要6000多万。”陈先生说,除了人工成本,商场运营中电费也是一个大项。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