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户外品牌转型造核心 打造朝阳产业大未来

时间:2013年07月11日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作者:

作为一项随着人们亲近自然,崇尚运动休闲生活方式而兴起的新兴产业,中国户外用品行业一度被视作“朝阳产业”的代名词。面对繁荣市场表象下的隐忧,不少业界有识之士已经发出“中国户外用品业谨防重蹈体育行业覆辙”的警示。

  库存增加增速放缓

  除了户外用品产业本身的竞争,近年来纷纷转投户外用品的众多体育品牌,也使得户外用品行业的竞争强度进一步增加。然而,转型户外用品绝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断增加的库存风险,以及逐步放缓的增长速度,都让中国户外用品产业不断感受着生存压力。

  以知名户外品牌探路者为例,今年一季报显示,探路者存货达2.5亿元,较年初增长近50%。而李宁、安踏、特步等近年来纷纷转型户外用品的体育品牌的成绩单同样不乐观,其户外产品的平均库存率均出现20%的增长。

  “户外用品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品牌和资本的介入,部分品牌盲目乐观,积极拓展门店,加上电商渠道的冲击,户外行业的高库存风险有可能会越来越大”,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首席顾问、体育品牌研究学者张庆认为。

  除了库存风险的增加,业内人士的担忧还来自户外用品行业整体增速的放缓。据中纺协户外用品分会统计显示,2012我国户外用品行业出货总额和零售总额分别增长36.1%和34.9%,增速较2011年放缓33.1和16个百分点。这是近年来首次出现增速回落。

  对此,有评论指出,单纯“跑马圈地”,而疏于品牌建设和店铺管理,导致部分品牌整体渠道管理混乱、品牌定位雷同、产品款式相似,是影响中国户外用品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未来随着户外消费领域细分程度提升,我国户外用品业所面临的压力还会进一步增加。潜在市场大而购买力不足,产能过剩已成为行业隐忧。”张庆表示。

  及早转型塑造核心

  今年5月,中商情报网曾针对“户外品牌是否会走体育品牌老路”的问题进行网络调查,最终竟然有接近60%的受调查者认为会重走老路,只有15%的网友认为不会重蹈覆辙。由此可见,中国户外用品产业决不能被快速增长的表象所迷惑,而应在行业正处于上升期的过程中及早进行产业转型调整,在不断提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打造属于中国的知名品牌。

  业界专家马岗表示,从户外装备及户外运动的种类来讲,国内户外品牌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创新相比国外品牌还有差距,有些国内品牌甚至还乐于为国外品牌进行代工贴牌。“目前大多数国外户外品牌所寻求的合作几乎都是贴牌生产,中国企业仍处于盈利的低端位置。如果这种局面得不到有效改变,中国自主户外品牌的生存空间将会不断受到挤压。”

  除了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中国户外用品产业在产品延伸方面还需继续努力。据介绍,目前除小部分专业市场外,中国户外用品主要是以轻户外用品市场为主。我国户外用品消费目前主要集中在徒步、登山、摄影及垂钓等基础户外运动穿着类消费,而露营、房车野营等户外装备类消费占比较低。此外,在生产和销售渠道建设方面,中国户外用品产业也需要进一步拓展,比如要重视电商在促进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种种难题,但中国户外用品产业的前景依然可期。正如中纺协户外用品分会副会长韩云钢所说:“总体而言,目前中国户外用品市场的成长性高过欧美市场,但在成熟度上还远不如欧美。户外运动的发展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的问题,还有生活理念跟生活方式的转变。从市场规模上看,中国户外用品市场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在中国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户外运动。”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