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达集团董事长戚建尔:通过并购解决原料配套问题
扩建生产基地富丽达集团现总资产达130亿元,一直以来专注于纺织产业,主要产业有纤维、织造,印染等。近五年来集团规模迅速扩张,解决原料供应矛盾,成为首要的问题。我们“走出去”的目的非常明确,是寻求资源并购,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降低经营风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己的主动权和竞争力。
经慎重考虑,公司决定投资加拿大,与纽西尔公司达成了合作,现在年生产能力达到纤维20万吨。对于海外并购,我们有着以下体会:一是对海外优质资源企业进行收购,是企业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还可以分享管理经验,开拓更广阔的发展领域,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队伍。二是“走出去”要有明确的目的需求,实体企业去海外发展,必须慎之又慎,根据企业的情况和需要进行。三是充分评估境外投资风险,特别对投资国家的法律法规、经济文化、市场情况都要全面了解。四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是企业境外投资和收购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五是挑战与机遇并重,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产业、国内生产成本都比较高,需要在运作层面上学习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国际竞争力。
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存波:扩建生产基地
申洲国际主要从事服装的生产和销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规模领先的服装企业。2005年11月在香港主板上市,市值有300亿港元,目前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宁波,还有安徽安庆、柬埔寨金边两个生产基地,近期想在越南建设面料工厂。
柬埔寨项目是2005年5月份启动的,2005年底正式投产,主要是从事成衣的制造,第一期投资了3000万美金,二期投资4000万美金,目前在柬埔寨的员工人数是7000人,主要的销售市场是欧盟国家。投资过程中企业遇到的主要困难,包括基础设施比较差、劳动效率比较低。建设柬埔寨项目的意义:应对贸易壁垒,分散客户风险,享受关税优惠,发挥成本优势,对冲汇率风险,为国际化经营积累经验。
江苏云蝠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健:“走出去”实现新跨越
云蝠公司主要是做毛衣的,1977年建厂,产品100%出口,现在主要出口国在美国。云蝠公司1989年开始做外贸,上世纪90年代初是跟中纺公司合作搞毛衫出口基地。1993年产品出口日本、欧洲,在德国开设了办事处。2001年开始进入美国市场,2008年收购一些美国小公司的品牌,启动自主品牌运作,今年自主品牌销售额为1.7亿美金左右。
我们最深的体会是属地化管理的问题。首先公司的发展,得益于收购了美国的品牌公司,且由外籍员工来运作。第二,把美国的管理体系搬到中国,加以属地化应用提升了公司的管理能力。如果没有这一套体系,公司不可能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