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径,也完全是王林他们模仿不来的。他们只有去商场,走一条最原始的道路。
不幸的是,在商场,他们正面临着许多“快品牌”带来的压力。
比如,他们的品牌远远没有办法跟上ZARA的速度,他们改变了每六个月推出新货的传统理念,而是形成无时无刻不在应对市场竞争的理念。
“比如,北方卖得不好的款式,就迅速被调去了南方。”王林感慨,而他们的设计师还在办公室争论,这条开衩的裙子,到底主打南方市场还是北方市场。
一切以市场说话,ZARA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
“我们已经做到了国内女装中较快的速度。”王林说,比如,现在是两周上一次新款,两周是他们的一个波段,一个波段大概可以推出50个款。
也就是说,每个月,他们可以推出100多款,这个速度,大概就是国内女装中的“王军霞”速度。
令人沮丧的是,ZARA一年推出2万多件新设计的服装,一天就会设计出70件新作品。
这也是女装频频遭遇库存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2012年高端女装行业增速低于20%,同比增速放缓。
以国内高端女装第一股朗姿股份为例,2012年末,公司存货金额为5.48亿元,同比增加103.99%。
一些体育品牌正在试图通过关店来减少危机。麦格理证券在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称,李宁公司的局势将出现扭转,上半年关闭约200家门店,远少于去年全年的1821家。
“我们一贯坚持‘高端+多品牌+商场’的发展策略。”王林对笔者表示,一般旗下两三个女装品牌,这些品牌再细分市场,产品覆盖25~40岁左右的知识女性。
一项关于中国服装网络购物的研究报告显示,服饰已成为我国网购第一大类商品。在淘宝、凡客、亚马逊等网购平台带动下,传统服装品牌企业纷纷“触网”,不再依靠商场销售一条渠道。
比如,2011年“双11”当天女装市场TOP10的品牌绝大部分都是淘品牌,到了2012年,“双11”当天女装市场的TOP10里仅有三家淘品牌,剩下几家全是传统线下品牌。
这就是王林他们希望探索的,在线上和快品牌之间,找到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