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数量331099名,企业218088家;专业人士113011名;

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童装质量问题危机不断 出口需重视的问题

时间:2013年07月30日来源:慧聪服装网作者:

检验检疫机构希望出口企业不仅要提高产品质量,严格把好产品出口关,保证出口产品每个部分的正确合法,自觉维护“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要提高中国企业负责人的大局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珍惜中国劳动者的成果,“中国制造”的产品神圣不可侵犯。

    轻纺消费品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服装作为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儿童作为一类特殊的弱势群体,供其穿着的童装安全、卫生、环保,一直是大众关注的重点。据欧盟RAPEX(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网站数据统计,2011年和2012年,童装占我国服装、纺织品和装饰类产品被通报比例80%以上,属于重点敏感召回产品之一。

    笔者结合日常检验工作中发现的不合格情况以及欧盟RAPEX、美国CPSC网站召回的相关案例,从产品社会责任、产品设计制造和原辅材料质量保证三方面入手,分析出口儿童服装安全质量控制要点,以期能够为童装出口企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一、服装标识责任大,“中国制造”不可侵

    缝制在服装内侧那片白色耐久性标识就像服装的一张永久性名片,精准而又神圣。上面不仅呈现出每件服装的特性,包括规格大小、纤维组成成分,洗涤保养说明等,有利于消费者的选购和保养,而且还记载着它的来源出处,同时也承载着制造国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随着国内市场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本以劳动力成本占优势的中国服装出口企业举步维艰。部分发展成熟、贸易客户稳定的服装出口企业,转眼到了劳动力更加低廉的欠发达国家投资办厂。服装制造企业的社会角色也从单纯的“来料加工者”转变成了一定意义上的“产品制造者”,这也对服装出口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些服装企业大局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的缺乏,就有可能对“中国制造”的声誉带来影响。

    笔者在某服装出口企业检验一批出口德国的棉制梭织女童长裤,发现缝制在腰头内侧的耐久性标识上标注的是“柬埔寨制造”,而非“中国制造”,产品的原产地标识错误。笔者要求企业相关人员重新印制“中国制造”标识,替换服装上的错误标识。

    该企业工人的疏忽大意,一方面体现出服装企业人员对耐久性标识的重视和审查程度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当今出口生产企业在国家利益和企业形象上主人翁意识的匮乏。

    检验检疫机构希望出口企业不仅要提高产品质量,严格把好产品出口关,保证出口产品每个部分的正确合法,自觉维护“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要提高中国企业负责人的大局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珍惜中国劳动者的成果,“中国制造”的产品神圣不可侵犯。

    二、童装设计是关键,违法产品不可做

    无论是欧盟RAPEX网站、美国CPSC网站发布的童装通报召回,还是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员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发现的童装不合格问题,绝大部分都是由于童装上绳带设计制造不合理造成的。

    欧盟EN14682:2007标准、美国ASTMF1816-2004标准针对童装不同类型、不同部位上的绳带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以防止不合理的童装设计在儿童穿着过程中造成潜在的风险和危害。因此,作为童装制造者的出口企业,必须保证其生产制造的童装符合输入国的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规定,防止通报召回情况的发生,避免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中国制造的声誉造成影响。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