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万达的计划是,今年4季度以后开业的万达广场二楼全面取消服饰业态,力争不招零售业态,2015年前把已开业的72个广场二楼业态调整完。
为什么“去两化”?
但购物中心为何开始“去两化”?各方认为,主要还是应对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冲击,以及传统百货自身的招商压力。
传统百货目前在业态规划方面,特别是国际品牌招商方面越来越费劲,招商压力越来越大,比如怎么让一些快时尚品牌,包括优衣库、ZARA等品牌进来,各家商场都大动脑筋,而这些品牌则更愿意进驻购物中心。目前很多传统商场也在向购物中心转型,特别是新开业的,都想着将百货类商品与购物中心融合为一体。
在品牌招商中,各个品牌不但在求好位置,还在求好效益,各方面的诉求比较多。而有效应对电商对购物中心的整体冲击,也是各商家将服饰品牌“请出去”的原因。传统百货,特别是运动品牌的销售都在下滑,而电商则在增长。而利用调整出来的面积增加立足于生活的服务、餐饮、休闲和亲子类等业态,正好能有效地延长消费者在购物中心的停留时间和消费频次。
个性化的诉求也是不可缺少的。有专家分析称,以后会有城市型的购物中心,还有主题式的、互动式的、体验式的等等。而在把购物中心做深、做透的过程中,儿童主题会成为商家考虑的要点,集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据郑孟哲透露,万达正在研发综合儿童业态。日本、韩国已有此类业态,但内容不全,国内还是空白。
国内目前主流依然是百货,因为很多人去商场买东西的这种需求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因此卖场、购物中心、百货并存发展的情况不会改变。但各城市应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及业态组合的不同,从广度向深度转化,从原来粗放化的经营向细致化转变,为消费者增加附加值。民众在改变,城市在改变,腰包也在改变,地域也不同。那么就呈现出社区购物中心、区域购物中心,还有主题购物中心等不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