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秋冬产品的制版过程中,何先撑遇到了点问题:图稿中的领型他第一次接触。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一件夹克衫的领子是立领还是翻领有着显而易见的特征,但菲利普的图稿看上去像是“没有下领角的翻领设计”。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沟通,终于做出了让人满意的样衣。
有了样衣,接下来制版师们还需要与设计师多次沟通,根据品牌风格、消费人群等因素为其美容。
制版师更像一个厨师,对设计、面料、工艺等“主料”进行精确掌控。王启宏在纸上画起了西服中常见的领子,看起来是个长长的锐角三角形,在领子上端靠近胸口的位置有个明显的横线,“设计师画的这条线有的偏高,有的偏低,但是没有具体的数据标识,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寻找这条线所在的黄金分割点。”大部分时间制版师需要沟通的是面料与工艺的搭配选择,如果所选的面料不符合某种工艺,风格将会偏离设计的初衷。
除经典版型,制版师还需要一种创新的激情。在许多男装品类中,袖子的弯扭和外翻现象并不鲜见,在衣服悬挂起来的时候最为明显,2012年,何先撑带着这个问题参加了中国服装协会举办的全国制版师大赛,他总结出了几点经验,并运用到具体的制版工作。他将袖子与衣身放在一起设计,在了解面料的性能属性、工艺、收缩性等基础上,考虑袖型和袖笼窿门宽之间的关系,以及袖肥和袖山高度的关系,最后才找到袖子对应衣身的吻合点及袖子的偏量角度,通过这样的制作,袖子的弯扭和外翻现象得以有效改善。
王启宏表示,现代西服版型的变化之一是越来越修身,变化之二是无压版型出炉,从穿着感受上来讲,就是变轻了。其实要做到贴合人体并不简单,首先在面料要应用归、拔、烫等工艺,其次在腰身、肩背、手臂的制版要与身体各部分紧密贴合,又要保持运动时有一定空间量。
这件衣服就在一道道的分工合作中展现着细微的变化,在熨斗、剪刀、针线的作用下,它又变得更加立体,更加有气质了。成型之后它会与所有新产品一起参加订货会,然后进入生产环节,最后在店铺里被中意的消费者相中,穿在身上。当你觉得这件衣服很适合自己的风格,既舒适又让人充满能量时,不要惊讶,它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