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国家停止抛储棉 中小棉纺企业“无米下肚”叫苦不迭

时间:2013年08月07日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作者:

自从7月底国家停止国储棉放储后,离新棉花上升预估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多数中小棉纺企业因此遭遇“无米下肚”的尴尬。由于资金,规模,设备等的限制,中小棉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有专家分析指出,“如果不再抛储,则8月棉市供需趋紧,郑棉或将迎来一波上升行情。”
  “今年的棉市有点看不懂。”一位纺织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一方面,敞开式的收储政策令储备棉库存高企,市场上流动棉数量减少。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12/13年度中国棉花库存1089万吨,占全球期末库存量的60%左右。另一方面,今年7月底,本轮国储棉放储结束。对于主要依赖放储的棉纺织企业来说,如今因配额制,寻求低价进口棉无门,而赖以支撑生产的国储棉又停止投放。如今距离新棉上市大约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且新棉可能将继续被国家高价收储,棉纺企业一时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国家停止抛储棉 中小棉纺企业“无米下肚”叫苦不迭0.jpg

国家停止抛储棉 中小棉纺企业“无米下肚”叫苦不迭
  
  中小企业叫苦不迭
  
  “我们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后期棉花跟不上,企业怎么生产。现在只能等政策。”在记者采访中,多家纺织企业负责人均叫苦连连。山东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自家企业规模一般,竞争力也不是很强,虽然国家对进口棉实行3:1的配额,他们也并没有拿到多少。“相对于整个生产用棉来说,进口棉连1/10都占不上,每年还是主要靠竞拍国储棉。现在国家停止抛储,我们也没什么渠道去买棉花,企业生产很受影响。”
  
  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国储棉停止投放,抱怨最多的是一些中小棉纺企业,尤其是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小型加工企业。有大型棉纺企业凭借自身资金优势,在此前的储备棉竞拍中屡屡中标,为后期的生产储备了足够的棉花。而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资金等条件受限,储备的生产用棉不多,因而遭遇“断粮”危机。“我们主要是生产棉线、加工棉被,利润本来就很微薄,全靠走量来维持生存。现在棉花的渠道没了,企业很快就运作不下去了。”河南商丘的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
  
  据了解,在日前召开的2013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刘小南曾明确表示,储备棉投放国家初步考虑还是投放到7月底,并称,这主要是考虑到新的棉花年度开始,为了避免棉花市场混乱,出现转圈棉等情况。据记者了解,所谓“转圈棉”主要指企业将低价抛出的储备棉重新套包、打包冒充本年度的新棉交储,如果不考虑相关成本,以当前20400元/吨的收储价和19000元/吨左右的抛储价计算,每吨转圈棉的盈利空间在1400元。
  
  虽然许多企业殷切盼望国家继续放储,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无任何关于7月底后会继续安排储备棉出库销售的消息。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