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四川上门抢“穿”重庆皮鞋 如何应对?

时间:2013年09月27日来源:重庆商报作者:

西部鞋业市场,素有二都争霸。在成渝两地纷纷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当下,多个成渝经济区内的区县已经看准其中的商机,正试图整合西部鞋业企业,纷纷上马工业园区项目。

  行业:重庆鞋企正面临转型

  周边区县加大对重庆鞋业争夺的同时,一边重庆鞋业自身也正在抱团转型。

  作为寥寥无几生存下来的自主重庆品牌鞋商,重庆梦柯达鞋业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重庆在上世纪90年代时,曾是全国五大制鞋基地之一,不少品牌在国内都有着名气,很多老重庆人至今还记得当年的明月皮鞋等老字号。当时的南岸、万州、璧山等,聚集着千余家鞋厂,现在却是今非昔比。”重庆梦柯达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庆语带遗憾,“当年一起做鞋的伙伴现在大部分都转行了,新自主品牌寥寥无几,更多的都是在为其他品牌贴牌加工,真正打响名号的重庆品牌屈指可数。” 

  “本地鞋商自创品牌的能力较弱,一直是我们的心病。据我们了解,的确是有一些鞋企开始向外地转移。”昨日,璧山县皮革鞋业协会秘书长廖宗政向商报记者坦言。

  “跟沿海地区的制鞋业相比,现阶段的重庆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都显得有些 力不从心 。”从事鞋类电商的重庆满全科贸有限公司CEO唐秋实告诉商报记者,“即使重庆每年都拥有数量可观的鞋产量,但因为质量和款式问题,产品在全国市场上仍旧缺乏竞争力。”

  地理纵深

  做大本地鞋业 各方齐发力

  记者了解到,作为重庆最大的制鞋基地,璧山县政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完善着未来的计划。“我们未来规划主要有三个方向。”璧山县皮革鞋业协会秘书长廖宗政告诉商报记者。

  其一将目前国内市场为主的经营策略,渐渐转变为向国内国际市场齐头并进。其二是政府将竭尽全力把小企业逐步“拉扯”为大企业。其三就是改善传统的生产方法,将落后的手工操作升级为科技化的流水线,未来也将统一打造现代化厂房。

  “政府将鼓励现有厂家从贴牌生产转型为自主生产,可以组团或者股份联合制。做原创品牌,这将是未来政府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廖宗政说。

  政府在发力,企业自然也不甘落后。唐庆表示,转变经营方式,就是梦柯达破局的第一步。“最初我们是以 生产 为导向,以批量销售为主。2000年后我们决定以 营销 为导向,重点打造自己的品牌,走上了主打零售的路径,并将目光聚焦到西南市场上来。尽管经销范围缩小了,但品牌效应却在逐渐提升。”

  新品牌也不甘落后。唐秋实告诉商报记者:“为了与整个国内的时尚接轨,我们年初出资百万聘请了外地的设计团队来重庆,为我们的产品量身打造。另一方面,虽然决定将供应链搬迁至沿海,但我们仍旧会扎根重庆。而搬迁沿海,也是为了做出更优质的品牌皮鞋。”

  地理论见

  企业可考虑抱团发展

  “璧山政府可考虑梳理出相关的产业链条,鼓励现有企业,引进缺失环节。”昨日服装观察员马岗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需要给企业们注入信心与政策支持,这点非常重要。

  而对于鞋企本身,马岗则建议“抱团发展”。他指出,现在行业由一家企业独自振兴几乎不可能,所以组团发展是最明智之举,可形成民间力量组织,自主完善生产链。“重庆的制鞋业一直以来都相对较为落后,所以产业升级就显得尤为关键。现有的鞋企,要么考虑做精细化加工,要么就上升到更高层次,考虑做原创自主品牌。单纯生产制造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只有做出品牌,重庆鞋业才有出头之日。”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