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夏帆则认为,很多上市的服装企业走了太多的“弯路”,因为“一心二用”、“不务正业”导致在涉足其他产业的时候并没有准确地把控好主业的发展。
其中雅戈尔备受外界质疑。其董秘刘新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除了服装主业之外,地产是雅戈尔重点发展的又一个主业。
不过韩礼成告诉记者,“雅戈尔目前在自己熟悉服装的领域里拉长产业链。去年之前,每年还是以20%的利润速度在增长。”更多的,他认为是大环境带来的冲击。
但他承认,实际上“不务正业”的企业确实存在不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庄吉集团,因为跨行涉足造船业,导致资金运作不当,最终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韩礼成说,“虽然说多样化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生产,但是投入在服装主业上的精力还应保证。”
快销服装品牌遭洋品牌“围城”
记者发现,随着消费者经济条件的上升,对服装品牌的要求亦在提高,快销品牌比高档品牌面临更严苛的市场挤压。这使得像李宁、以纯、真维斯等国人熟知的运动休闲品牌光芒黯淡。
实际上,浙江两大快销品牌美特斯邦威和森马也正在经历着虐身虐心的市场攻坚战,而“敌人”则是全球快销品牌中的“战斗机”——西班牙品牌zara及瑞典品牌h&m。
森马2013年半年度报告指出,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服装消费增速也随之放缓,国外知名品牌与国内新兴品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消费者对服饰产品的需求更加时尚化及多元化,服装零售渠道发生持续变化,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服饰行业竞争加剧。
浙江雅莹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郑杰向记者透露,为了不让对方抢占中国快销服装市场主导,美特斯邦威曾与zara进行了谈判,以争取zara中国地区的代理权。
但zara仍选择了“单干”,率先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扎根,此后迅速向二三线城市进军。
虽然美特斯邦威重磅推出其高端品牌me&city应战,但无奈力单势薄。
上半年,美特斯邦威中报业绩下降48%。4月中旬,me&city位于上淮海路近2000平方米的旗舰店关门歇业。
浙企寻找民族品牌自我定位
在竞争始终处于“挨打”的状态下,浙江本土服饰企业终于意识到要靠提升品牌来增加附加值。
中国著名品牌专家孔繁任则直言,近10年来,浙江企业相比福建等省市企业在品牌发展中趋于保守,没有把品牌打造作为长远战略来发展。
他告诉记者,中国消费者对民生类品牌的在意程度远远高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
韩礼成则认为,企业要找准适合自己企业的准确定位,不仅能做出名牌产品,还能做成名牌企业。
作为目前浙江本土知名服装品牌,雅莹是在此次“下滑潮”少数保持销售额稳中有升的企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