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告诉记者,该公司一直非常注重品牌的打造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我们计划挖掘品牌产品的基因,做出自己企业的特色,打算把‘牡丹’元素作为其发展的趋势,同时开拓海外市场。”
郑杰说,眼下雅莹已在澳门地区开设了3家分店,每家店每年都有超过5000万元的销售额。
与此同时,雅莹也将开展一系列国际性商业活动来促进品牌发展,例如已经确定承担制作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所有工作人员的服饰等。
但目前中国的服装品牌和国外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杭州中国女装指数办公室主任邓文广认为,要缩短这一差距的办法唯有经验和时间,只有专注用心地从事这个行业才能使得该行业有更好的发展。
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造型设计师,服装版型(结构)设计师和营销人才不可或缺。
夏帆说,造型设计师是将服装品牌“从无到有”的第一人,他们除了要懂设计专业技术外,还需要了解整个服装市场的定位,要设计出被市场、被消费者认可的服装。
但目前浙江省这三种人才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主要是现在中国的服装企业对于设计师的认知还未达到国外的水平,”夏帆说,在国外,设计师就是“企业的大脑”,而目前中国服装企业并未认识到设计师就是企业的核心这一点。
搭上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快车
谈到服装行业下滑的原因时,杭州酷芭芭、卓林等部分企业认为,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不过杭州卓林相对坦然,该公司总经理傅素琴认为,更重要的还是企业要有“慧眼”,“越是危机越是商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告诉记者,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比较好的主要是中等品牌的服装,国际知名品牌特别是高档品牌,考虑到信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做电商这块还是比较慎重。
莫岱青认为,电子商务对服装企业品牌发展的影响,有利的是渠道的延伸,电子商务扩大了消费群体,线上的传播力很强。而弊端主要是“左右手互补”,特别是价格上线上会对线下有一些冲击,线下也会成为线上的实体体验店。
不过她也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子商务对于服装品牌发展总体是利大于弊。
记者发现,电子商务也催生了例如淘品牌系列以及韩都衣舍等。也有线上和线下同时发展得比较好的企业,例如纳纹女装和gxg。
但也有像李宁等部分服装品牌,因接触电子商务后就影响了线下的发展。但夏帆认为,通过电子商务来发展服装品牌是未来的趋势,因为线上存在一批潜在的用户群。“一定要明确线上线下的定位,两者的途径、渠道、成本不一样,而线上适合的产品通常是不合体的,对于尺寸要求不是很高的,适合度广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