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2014:零售业或加快兼并重组

时间:2014年01月23日来源: 国际商报作者:颜菊阳

2013年,中国零售业兼并重组的浪潮此起彼伏。截至12月初,国内零售市场出现的兼并重组案已不下21起,呈爆发式增。

  商业并购提速年

  2013年是商业并购提速年。

  其中,中国华润创业有限公司(CRE)与乐购(TESCO)按照“八二占股”的股比成立合资公司,将华润万家的2986家门店与乐购在华的134家门店和购物中心的业务整合起来,成为中国“入世”十余年来,本土零售企业“强力整合”外资零售巨头的标志性事件。

  除此之外,按照时间顺序,大手笔的商业兼并及股权投资案例几乎逐月上演:

  2月,海航集团以2.34亿欧元收购西班牙NH酒店20%股权;

  3月,山东耶莉娅服装集团收购法国著名户外品牌CIMALP(喜玛尔图)在中国地区的永久使用权;

  4月,万达以6.75亿港元收购恒力商业地产及光耀东方集团用22亿元购得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

  6月,森马服饰以20亿元并购中高端休闲男装GXG,福建丰琪增持股份成为东百集团第一大股东;

  7月,新加坡凯德商用17.4亿元收购北京首地大峡谷购物中心;

  8月,海诺科技130亿元购买海澜之家100%股权,信邦制药融资9.44亿元收购医药流通企业贵州科开医药股份93.01%股权;

  9月,王府井百货集团20亿港元收购中国春天百货96.72%的股权,将后者原有的北京赛特和赛特奥特莱斯等19家商场收归旗下。

  进入第四季度以后,零售业整合案例更加密集。10月,5家区域老牌商场接连易主:西安民生5亿元从海航商业“接手”西安兴正元购物中心;雅戈尔拿下宁波第二百货;香港新世界百货斥资2.8亿元揽下上海巴黎春天五角场店;北京甘家口大厦和当代商城被整合进翠微百货;上海盛大新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新世界第二大股东。

  10月28日,苏宁云商投资2.5亿美元,成为占互联网视频直播市场60%以上份额的PPTV聚力第一大股东,为转型成“互联网化的零售企业”落子布局。

  11月,中国最大的专科医药连锁企业广州百济新特药房被美国第二大医疗保健服务商康德乐大药房收购。
除了上述已做成的并购交易,李嘉诚“先叫卖后叫停”百佳超市,北京物美拟交叉换股收购卜蜂莲花终以告吹收场等案例,也搅动着市场各方神经,留给业内很多反思。

  专家指出,无论从商业兼并重组案例的数量、规模和频繁程度,还是涉及的业态业种、区域范围,2013年均可被视为中国商业并购重组的发力提速之年,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相比于2006年~2010年的并购整合浪潮,2013年中国商业的并购整合潮呈现一些新特点:横向及同业态并购为主,本土零售企业并购外资企业居多,股权交易模式初兴乍起,强强联合成为首选,区域零售市场加速集中、举牌并购方式趋向活跃、线上线下注重渠道整合等。其中,本土零售企业与外资零售企业在总体并购态势上发生攻守易位,被业内认为是该年并购整合中最突出的特点。

  零售业借并购转型

  对于2013年中国商业兼并重组活动的加快,专家们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商业转型时期,借并购整合“破茧重生”。经过十年黄金发展期,中国商业尤其零售业粗放式增长模式遭遇“瓶颈”。一来总体增速下降;二来效率效益下滑;三来企业两极分化,相当一部分零售企业生存困难,希望借外力摆脱困境,而另一部分优势企业也不满足于现有开店速度,谋求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两方面的需求“一拍即合”。通过并购重组,双方或强强联合,或强弱整合,或优势互补,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为各方拓展出新的发展天地。
市场集中度低,并购存在巨大空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零售商苏宁的规模仅是沃尔玛的1/16;2012年中国连锁百强销售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比前一年又下降2.2个百分点,而2013年这个集中度比例是继续下降的趋势。近代以来,世界零售业在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并购一直都是催生众多世界级零售巨头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经济增速高,国内市场潜力大,而商业企业规模不足,是吸引并购整合项目纷纷落户于中国商业领域的原因之一。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