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郑晨爱透露,最近市服装商会正在牵线搭桥,希望能够适当加以引导,在龙湾经济开发区形成温州服装名品集中的区域,包括有形的工厂店,以及各种设计研发、创意中心等。目前这里已集合了乔顿、报喜鸟、华士等一批服装工厂集成店,并且企业呼声很响。
打响区域品牌的设想与建议
■模式创新重要,政府支持更重要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苏葆燕
电商的冲击,是对服装商品流通环节的高费用提出的挑战。也正因为此,工厂店在悄然走俏。商业模式的创新应该成为当前许多企业考虑的内容,可以各自不同的定位,借鉴国际经验。比如佛罗伦萨是以展会的形式,吸引全球买手;而米兰则是以Salotto(展示厅)的形式,常年展示。相信以温州人的敏感,很快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商业模式。
相对于模式创新,温州服装更需要的是政府能够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全国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地,政府都为服装行业提供很好的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相对而言,温州服装所遇到的发展环境的瓶颈尤为明显,特别是人才环境,只有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够留得住优秀企业,并让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形成合力,方可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多种方式的整合,把行业串起来
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
区域品牌集聚的优势,对于提升整个区域产业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像瑞士手表、意大利皮鞋,冠上区域的名头,哪怕是一个小品牌,也一下子身价倍涨。政府、协会、企业,要联合为打响区域品牌共同努力。而当前,整合重组的呼声已越来越高,集成店、工厂店可以整合抱团;资金上,大、小企业可以整合;人才上也可以资源共享。不拘泥于某种方式的整合,把行业“串”起来,形成区域影响力,“低、小、散”就变成了“专、精、深”。
■亮出我们的产业优势
温州市服装商会高级顾问李延辉
理性消费的时代,一切重归“产品”本身。而温州的强项,则在于工厂的服装产品“高、精、专”,这已经得到国内、外许多业界同行的认可。而当前,我们可以先亮出自己的产业优势。先用“产品”说话,对外形成影响力之后,再孵化出品牌,随着专业营销公司的加入,再在消费市场形成品牌文化的影响力。
■“小而美”的群体经济也可以精彩
东蒙集团董事长池慧杰
已举办80多届的意大利Pitti Uomo男装展,以设计师品牌与工厂品牌为主要参展商,每年都吸引了全球精品店买手齐集下单采购,杰尼亚等一批现在的全球名牌,也正是孵化于此,甚至有工厂品牌可以在此一夕成名。“小而美”的群体经济,也可以很精彩。
温州的服装产业最像意大利,完全可以借鉴意大利的经验。若能够形成“群体经济”,便可以吸引全球买手来此采购。“小”而有“特色”的工厂产品,便可以成为这些精品店的供应商,甚至可因此孵化出一批极具特色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