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纺织业遭遇“最难年” 企业急盼棉花直补

时间:2014年03月04日来源:网上轻纺城作者:

纺织业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随着棉花政策的改变和企业自身不同的发展方式。注重转型升级的优势企业会越来越好,行业的两极化趋势也会更加明显。

  上述棉纺企业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坦承,从初级的纺纱到染色,再到由面料加工为成衣,越往下游走产品的附加值越高,“色纺业在普通纺织程序之外增加了一道染色的工序,附加值会变高,效益比普通的纺织企业要来得高”。

  近年来,华孚色纺的毛利率一直远高于普通纺织企业,一度接近20%。2013年,其营业收入为62.4亿元,净利润也达2亿元,分别同比上涨8.86%、120.72%。

  另一个在技术工艺上颇下工夫的是嘉麟杰,这个主营服装面料的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借着户外运动等细分领域的兴起推出技术含量较高的功能性面料,逐步成为包括耐克(Nike)在内的多个国际知名品牌的供应商。2013年度其净利润同比激增148.66%。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化纤企业吉林化纤(000420.SZ),其巨亏近4亿元的背后是传统涤纶与新兴纤维巨大的分水岭,也代表了传统、初级纺织的衰退。

  如今,即便是传统老牌纺织企业魏桥纺织(02698.HK)和华芳纺织也在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升级转型,以后者为例,其正在淘汰20支、32支等初级纱,扩大50支、60支可以制成高端面料的棉纱比例。此外,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000726.SZ)、嘉麟杰等企业索性在下游开创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将面料到成衣都包揽在自己的产业链内。

  但上述华芳纺织高管坦承,大型纺织企业的优势在于“数量大、品种全”,短期内不太可能改变以量为主的盈利方式,“不可能和规模比较小的企业一样马上调头,还是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市场终端进行适度的调整。”

  国泰君安分析师李佳嘉认为,随着人力成本上升,我国纺织产能会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但产业转移造就产业升级而非行业的消亡。

  “纺织业将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加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应对成本上升,产品的设计、营销和高端产品的生产仍将留在国内。从企业来看,产业转移会促使纺织企业向专业化、多元化方向转变,定位于某个细分市场或者多产品形成协同效应。”

  汪前进也表示,纺织业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随着棉花政策的改变和企业自身不同的发展方式,“注重转型升级的优势企业会越来越好,行业的两极化趋势也会更加明显”。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