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品牌动态 > 正文

快时尚品牌发展势头迅猛 ESPRIT何以日渐落寞

时间:2014年05月13日来源:财富中文网作者:

在众多服装品牌中,我曾一度对ESPRIT这个品牌抱有好感,但久闻它经营不善,这次万象城之行,便希望一探究竟,然而单单在这座购物中心寻找它的店铺,就费了不少功夫。

  批发业务大量存在,拉长了订单周期。即便ESPRIT的订货会从一年2次,提高到一月1次,但是受制于供应链,每次订货会的提前时间长达3个月,而ZARA则不到1个月。

  供应链短板使得ESPRIT无法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更无力及时推出顺应消费潮流的产品,从而导致系统性的滞后。据曾经负责ESPRIT在华业务的当事人回忆,ESPRIT的供应链成本比韩国服装品牌“依恋”贵30%左右,更不要说与H&M,ZARA、优衣库同台竞技了。

  客户是一切生意的源泉,也是价值链的起点,企业通过与客户达成交易来获得商业价值和经营利润。对待顾客的态度和理念,决定了一家企业的战略、生意模式和组织文化,乃至市场表现。

  企业多么贴近顾客、贴近一线、贴近市场,就多么贴近成功。这一点在竞争激烈的服装零售业表露无遗。H&M,优衣库等品牌成功的关键,便是源自对目标客户的精准定位,对客户需求的敏锐捕捉和快速反应。相反,对市场变化的漠视,对客户需求的无动于衷,最终也会被市场和顾客淘汰。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销售网络多么发达,不过是一个连接企业与消费者,达成交易行为的通道,以为建立了看似强大的销售网络就把握住客户端口便大错特错了。即便亚马逊,如果没有一套精准分析消费者需求的算法,其网络平台和物流系统也会沦为摆设。

  令人失望的是,ESPRIT的运营方思捷环球似乎只是把中国市场当做一门可有可无的生意,而不是必争之地。ESPRIT过去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令思捷环球日益自满,从设计师到管理层,均对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缺乏必要的了解。ESPRIT运营总部位于德国,设计部门则设在香港。“那些管理者在遥远的德国指挥中国市场”,“设计师坐在香港的办公楼里懒洋洋地喝咖啡”,在当时负责ESPRIT在华业务的华润创业高管看来,这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2009年12月,华润集团以38.8亿港元,将所持华润思捷51%股权全数卖给合资方思捷环球。第二年,ESPRIT业务一蹶不振,思捷环球业绩暴跌98%,从此陷入漫长的亏损泥潭。

  最新的消息是,思捷环球2014年前3月销售额下降9.9%,过去一年,它关闭了38家大陆门店。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