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主持人的华丽转身
上世纪90年代,是当时爱臭美的年轻人比较难受的时代,好看的衣服乏善可陈,要想让自己穿得时髦不会泯然于众人,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托人从广州带,还有一个就是去青年路淘。
作为当时的时髦人士,卢山也是这条路上的常客,也是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个摊位的老板刘长明,很快成为好朋友,在一起聊的话题都跟服装有关。后来,刘长明在卢山影响下,决定结束已经日渐衰微的服装散货生意。刘长明自创品牌之后,卢山更是将自己对服装品牌建设、设计方面的知识都贡献了出来。公司搬到广州,卢山在业余时间还打飞的过去给他们上课,参与产品开发。卢山说,刘长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不高,但学习能力特别强,而且,运营一个品牌需要非常大的投入,不是所有老板都有这样的魄力和胆识,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难的。当时青年路那些老板后来分化得非常厉害,有的家道中落,有的去做房地产、修铺面,还在坚持做服装的,几乎没有了。卢山鼓励刘长明,这个行业很多好的设计师、品牌创始人,并不是专业出身,但一样成就了很好的品牌,要有信心。
刘长明一直在邀请卢山加盟,一方面卢山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干得兴起,另一方面公司在广州,让卢山无法照顾家庭。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后,坚守主播台没日没夜的工作,让卢山心生许多感慨,人生苦短,珍惜生命,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受家庭影响,卢山自幼喜欢画画,有段时间,每天临摹一幅芥子园画谱是他的功课之一,后来阴差阳错,没有报考艺术专业,先学财务,后学新闻,毕业后进了电视台。但对视觉艺术的喜爱,对服装的兴趣,却作为他的爱好一直保留着。
这时刘长明的公司也从广州搬回了成都。自有品牌经营有了一定规模,公司又签下了一个意大利品牌15年的代理权,空缺的职位特别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最合适的人非卢山莫属。这一次,卢山没有太多犹豫,向电视台提出了辞职。这样一个优秀新闻人的辞职自然在单位里引起了不小震动。卢山对挽留他的领导说,让我去试试吧,干不了我再回来。但卢山知道,这一步跨出去,不可能再回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