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市场响起预警
以大中华区为主导的亚太区市场在2012财年交出的成绩单,无疑再一次证明了prada放弃米兰而选择在香港上市的长久眼光。
据麦肯锡分析,在2010年,普拉达集团三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区市场。该公司在亚洲地区的业务增长比全球其他任何地区快一倍以上。到2015年,中国将占奢侈品需求的五分之一,并占需求增长的大头。
普拉达集团尽可能靠近内地上市,一定会有益于未来的发展。一方面了解大中华区市场的时事动态和经济走向,一方面着眼于下一步其他市场的推广和开拓。相信这也是该集团明确在香港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2012年中国内地的奢侈品市场并不乐观。根据贝恩公司的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大陆的奢侈品市场年增长率降至7%左右。与此同时,香港市场的增速也减缓至10%左右。
另外,在欧元持续走低、境外游升温这两大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中国消费者在海外消费的部分已占其奢侈品消费总额的60%,导致中国人在大陆的奢侈品消费增速放缓。
随之而来的中国领导层换届,以及纠正社会风气,打击政府官员腐败,抵制送礼等问题,成为了众多奢侈品牌又一大担忧的问题。根据贝恩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20%的中国奢侈品消费支出是花在官员送礼及其他方面。
更有媒体报道称,这一数值实质上更高,占奢侈品消费额的一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腐败问题。中国政府已经下令政府官员削减外国汽车和昂贵用餐方面的支出,当谈到奢侈品消费时,中国政府更是要求更多节俭。
恰恰中国素来有礼尚往来的传统,赔礼也是富豪和官员的主要支出之一。据胡润百富发布的《2012财富报告》中指出,十大最受富豪青睐的送礼品牌中,有6个来自时尚领域,手表有2个,珠宝、酒水、电子产品和香水各有1个。而prada就在时尚领域排名第五,在十大送礼的总排行榜上位居第八位。
然而,经过近4年的发展,亚太市场的销售额已占到prada集团的三分之一。虽然2012年亚太市场为普拉达集团交出了漂亮的财报,但奢侈品增速减缓的“预警”已经敲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不言而喻。
聚焦中东和南美
对于2013年,贝恩公司预计中国大陆的奢侈品市场增速将有所好转。尽管整体商业环境仍存在一些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特别是近期h7n9病毒传播的加剧,使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动荡。但中国市场增速的放缓也为各大品牌提供了重新审视和调整战略的机会。
“2013年下半年可能并不会像大家希望的那样经济能够复苏,”普拉达集团首席执行官patrizio bertelli表示,“未来我们将会聚焦中东和南美洲以及美国的百货商店。”
显而易见的是,普拉达集团充分地了解了中国内地市场,以及在第一时间内对于整个集团的战略做出了调整。以开拓中东市场和南美洲市场来抵消欧洲市场消费者开支的削减,并减少对亚太市场的依赖。
其实,早在2011年5月25日,prada spa与al tayer insignia llc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杜拜杰贝阿里自由贸易区注册成立prada middle east fzco,以处理prada及miumiu店铺网络在中东的发展。股东分别向该新公司注资60%及40%的股本。al tayer insignia group是中东最大规模的奢侈品零售商,属于总部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al tayer企业集团。
中东地区的分销网络经整顿后,报表中的“其他国家”市场的净销售额上升29%至15.2百万欧元。于2011年,该集团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首次开设两间店铺。
据2012年财报显示,以中东地区为主导的“其他国家”自2011年开始就计划在中东地区展开直营店扩充计划。截至2013年1月31日,共开设新店9间。“其他国家”地区的销售净额从去年的1522千万欧元增至5097千万欧元,增幅竟高达234.8%。其中,中东地区的销售净额增幅最快,从去年的1110千万欧元同比增长303%至4480千万欧元。
“我们在卡塔尔和中东其他地区开设店铺,我们两年前才推出,所以仍然有扩大的空间,”普拉达集团副总裁carlo mazzi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13年约有80个新店将在世界各地拉开帷幕。”
由此可见,扩展零售店网络渠道依旧是普拉达集团在2013年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