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个时候整个团队面临的压力,是怎么样跟上大环境的节奏对吗?
李宁:对,所以就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其实我们真正的库存是2010年年底以后发展的,并不是2008年发生的。但是这种商业模式被推得太快了,今天我们要变的时候,成本就高了,压力就大了。
你和金先生共事挺长时间了,和他是不是也会有冲突?
李宁:还好,我和金总在公司战略和变革转型的方向认同是一致的,虽然有清晰的内外分工,但我们每周都一起讨论公司相关的重要事宜,可以很快做出决定或调整。我们之间的信任和紧密合作是李宁得以顺利转型的基石。我不是喜欢争执的人。
你对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满意吗?
李宁:总体上应该是满意的,现在工作都基本到变革的轨道上了,但是转型变革,非常非常难,所以你会对那些优秀企业有一种崇拜的心理,就是这样的,确实很难,我们人人都知道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但是怎么能让一个企业最后做成?尤其中国现在的社会,整个社会需要提升需要转型,我们的经济要转型,行业要转型,自身也要转型,这个是很重要的。
具体李宁公司难题在哪呢,你说做体育营销,但是大环境没有成熟到那个程度,个体公司要配合大环境来转型,而环境变这么快?
李宁:难的不是一点,是每一个点都要同步,否则就要出现短板。难就难在这。一样东西、一个产品做好了,不行,要整个系列(都做好才行)。韦德就算你做好了也不行,他不是你,只是你生意的一小部分,所以你要整体做上来,包括人力资源,商业模型,内部流程,包括你的资本、现金等等,还有大家的心情。现在我们虽然干得挺欢,外面写的都是猜测,说句**的话(李宁按捺不住情绪说了句脏话),员工看了报道心里也难受,怀疑自己正在做的事。没有一样东西让你省心的。
对我来讲,怎么讲呢,只抓重要的东西,我不会面面俱到,真正决定往哪走,那是我关注的东西。
这么多线条里面,最不让你省心的是什么?
李宁:其实就是业务模式,体育营销,就这两个,怎么从批发模式转移到零售管理,这会涉及到产品和渠道,涉及到供应链等等。
去年确实做了很多管理上的调整?
李宁:不容易,反正我觉得,李宁是不是像金珍君所说的转型成功的第一家(不好说),但至少说,不是第一家,也是第一波。零售导向说起来简单,但它的后面隐藏着所有的现代商业管理的能力和这些技术,包括人才。所以转型确实也不是三两个月能解决的,不是三两个月能解决的事情,三两个月,半年,一年,库存是可以解决的,但如果你没有改变业务模式,库存会重新创造出来。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最重要的是业务模式,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