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财富》(中文版)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李宁此役惨败,不但被安踏超越,而且还彻底跌出500强。据财富中文网报道,‘今年中国500强上榜的销售额门槛继续提高到72.5亿元。’而2012年李宁公司销售额下降24.5%至67.4亿元,因此与排行榜失之交臂。面对库存过剩、渠道过度扩张等一系列问题,李宁公司在2012年推出了变革计划,但效果如何只能走着瞧了。
公司改革成效堪忧 重返榜单遥遥无期
7月16日,《财富》(中文版)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李宁此役惨败,不但被安踏超越,而且还彻底跌出500强。据财富中文网报道,‘今年中国500强上榜的销售额门槛继续提高到72.5亿元。’而2012年李宁公司销售额下降24.5%至67.4亿元,因此与排行榜失之交臂。面对库存过剩、渠道过度扩张等一系列问题,李宁公司在2012年推出了变革计划,但效果如何只能走着瞧了。
试水:“快体育”
李宁公司一再强调“专注体育”。2009年12月,“2008-2009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评选颁奖典礼”上,李宁公司前首席运营官郭建新称,李宁公司一直专注于体育;2010年4月,李宁收购快意节能时,其公司新闻发言人称,李宁公司仍专注于体育。2012年10月,李宁公司因与非凡中国交换股权,受到“向房地产转型”的质疑时,李宁称“专注体育目标不变”。李宁公司创始人李宁此前回应公司跌出500强时表示,李宁公司将专注体育。
据了解,中国消费者对于专业体育用品的消费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可支配收入占比均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现实环境决定了消费心态,就目前消费者消费能力以及消费环境而言,没有必要消费专业体育。取而代之,更受市场欢迎的是兼具时尚、休闲、运动等多种元素的服装。
2010年6月,李宁公司因其产品实际消费群体年龄偏大、希望吸引更年轻的消费群体,开启了品牌重塑运动:将之前的LOGO升级为“李宁公司交叉动作”的新LOGO;同时为了吸引90后,李宁主推“90后李宁公司”。智研堂合伙人、品牌定位专家吴春芳对新金融记者表示,他对李宁品牌年轻化并不看好。“李宁公司的名字就是问题。‘李宁’本就代表了老运动员,错过了‘李宁体育精神’的一致性营销传播。”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他表示:“枯枝败叶有时候应该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