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
2008年8月28日,一个中国人笃信的黄道吉日,美邦服饰成功在中小板上市,发行价为19.76元/股,市盈率为22.74,募集资金13.83亿元。同时,全新子品牌ME&CITY面世,并起用了当时风头无两的美剧《越狱》男星温特沃斯·米勒作为形象代言人。王石、牛根生等明星独董云集,资本大佬郭广昌、郑永刚、蒋锡培[微博]纷纷出席捧场,美邦服装帝国蔚然成型,周成建也一跃成为内地服装首富。事实上,按照上市首日的收盘价26.9元计算,周成建的身家已达到161.4亿。
当时的周成建告诉记者:“并不看重钱,这些只是数字的涨跌,不会拿来消费,而是更好地投入企业的发展中去,把企业做好。”
他对于上市这回事略不适应:“今天培训的时候深交所的人告诉我,上市前,钱全是你的,上市后就都是人家的了。并且上市之前什么都可以说,但上市之后不该说的什么都不准说。”
对于独立运作的新品牌ME&CITY,周成建大胆给出了年复合增长率30%的估计。目标直指国外服装巨头ZARA和H&M。
然而,生活总是并非看上去一帆风顺。从2010年起,国内服装行业的环境慢慢开始转变,前些年略带激进的增长带来的高库存压力开始显现:截至2011年6月30日,美邦服饰存货同比增长220%,存货金额达28.90亿元,而2010年同期的存货金额仅为9.03亿元,近29亿的存货相当于净资产的90%,大量库存带来了应收款的大幅增长和现金流的缩减。
2012年下旬,外界对于美邦存货的质疑达到顶点:有媒体指出美邦对终端压货、向关联方销货粉饰报表、管理层大面积出走等等。
危中蕴藏机会。美邦的一次自我救赎也在同年展开。公司组织架构由垂直的品牌事业部模式向水平化职能管理转变,并引入多位具有跨国公司背景的高管,包括曾任宝洁大中华区物流及供应链总经理的林海舟,拜耳全球人力资源副总裁归梅萍等等。
变与不变
此次杭州新体验店重装上阵亦被周成建视为美邦重新出发的起点:继秋季推出新科技材料产品——“新能量科技绒”之后,公司在30天内连续在全国推出6家新概念体验店,“变”一直是美邦不变的主题。
“品牌不再是服装的符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周成建兴致勃勃地带领记者巡视店铺,“每个地方都有唤起当地文化、情感认同的生活场景,每个店都有自己的故事,未来12个月我们在全国会推出超过100家这样的店铺,三年内覆盖全国。”
正所谓“一店一故事,一城一文化”,继厦门中华城店浓郁的闽南风情、成都环球中心店庭院深深的宽窄巷子,到杭州老站的怀旧情思,消费者的热烈反响已做出回应。
目前,美邦服饰在各一线城市以及绝大部分省会级、副省级城市均设立了销售分公司,并开设直营店铺。除此之外,三四线市场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加盟渠道体系。
截至2012年年底,公司拥有店铺共计5220家,较上一年年末增加427家。其中直营店铺1306家,加盟店铺3914家。
周成建谈起他的开店经历依旧滔滔不绝:“在过去一年中,美特斯邦威团队逐步完成了创新转型的过程,不断学习全球先进的精细化管理和国际化品牌经验,集合资源优势为行业寻找突破,伴随着中国人在文化上的更加自信,我们更加坚信成为全球裁缝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
对此,东北证券(15.53, 0.17, 1.11%)发布报告指出,公司增长的重心已转向内生增长,推出“体验式购物”的新门店形象和以“科技绒”为代表的新产品都是立足长远的战略转型,但见效相对较慢,需要经受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如今,传统服装企业正面临电商的冲击,在周成建看来:“互联网颠覆了传统时代信息不对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大数据,是可以让消费者更容易更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产品。中国品牌更有机会服务全球市场,让全球消费者更有机会了解中国的深厚文化渊源,追求品牌极致的精神能够更好地展现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