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本土服装设计人才稀缺,已是业界不争的事实。从明年起,德汇集团计划投巨资设立一所民族服装培训学校,以培养具备时尚民族元素的设计师及高级技工,缓解人才短缺这一难题。
昨日,记者从第二届亚欧丝绸之路服装节举办方之一的德汇集团了解到这一信息。
以“多彩民族、多彩时尚,让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走向世界”为主题的服装时尚盛宴—第二届亚欧丝绸之路服装节,将于9月7日至11日在乌鲁木齐德汇国际服装城隆重举行。
在去年举办的首届服装节上,新疆壹俐绮服饰公司就与土耳其服装设计师海迪切·古切克签订三年合约,以帮助该公司设计服装。
这3年合约,壹俐绮公司要向海迪切·古切克支付高额费用,因签署了薪资保密协议,该公司董事长多利空并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具体的数额。
对于新疆服装企业来说,由于资金缺乏,像壹俐绮公司这样大手笔请“外援”的企业,实属凤毛麟角。
而多利空对此也有自己的考量:“土耳其服装设计师设计出的产品,更加具有国际范,也更时尚,提升了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可是我们本土设计师,优秀人才大多前往内地发展,一般人才又达不到品牌要求。”
“实际上,人才缺失也是新疆服装产业滞后不前的重要因素。”新疆古再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企业法人、总设计师陈渊直言,服装要升级,最需要的就是创新,而设计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各家企业都非常缺乏高级技工。”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孙秀琴说,由于新疆本土服装企业基础薄弱,很多高级技工在熟练掌握技术后,都选择“南飞”。
根据自治区经信委统计,2012年,新疆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72亿美元,占新疆货物出口总额的37%,但新疆本土服装产业产值仅有16亿元。
正是看到新疆服装产业目前这一尴尬现状,已承办两届服装节的德汇集团出台了一项计划:从明年起,该集团将投巨资建一所民族服装培训学校,这所学校将在南北疆招集民族手工艺者和绣娘,并聘请国际著名设计师担任名誉院长来疆指导,培养出更多高级技工,让具备鲜明民族特色的新疆服装,在大师们的包装和影响力下,与时尚元素相融合,最终走向世界。
去年开始,自治区专门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服装产业发展,今年将有3000万专项资金扶持新疆服装产业发展。根据《关于加快发展新疆服装产业的意见》中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自治区服装加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2020年超过300亿元,年均增速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