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逾之槛高库存成为普遍包袱
把总部迁到厦门的某体育用品企业高管坦言,分水岭还有一层意思,如果企业上不了市,还可能意味着由生到死。很多企业为了上市,一味扩充规模,一旦上不了市,规模就会变成包袱,可能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事实上,当下所有的体育用品企业首先就必须面对“高库存”这个槛,在乔丹体育等待IPO的这段时间里,整个纺织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内体育用品企业更是步履艰难,高库存成了难以卸下的一个包袱。
公开数据显示,李宁、安踏、匹克、中国动向、特步、361度六大国产运动品牌,2011年的总库存为36.99亿元;2012年略有好转,但总库存依然达到了33.24亿元;到了2013年,各品牌库存压力不减反增,仅上半年总库存已经高达30.29亿元。
高库存伴随着高压力。2012年,李宁公司报亏近20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612.98%,营业收入下降24.55%;安踏净利润同比下降21.47%,营业收入下降14.21%;匹克净利润下降60.06%,营业收入下降37.49%;特步净利润下降16.18%,营业收入微增0.09%;361度净利下降37.58%,营业收入下降11.98%。虽然中国动向净利提升了72.93%至1.77亿元,但其销售额则同比下滑35.18%,整个体育用品企业一片愁云惨雾。
而伴随高库存的,则是关店大潮。据相关媒体统计,六大国产运动品牌2012年关停的店面就将近5000家,2013年上半年,六大国产运动品牌闭门店数量就已高达2249家,平均每天关店12家。
可以想见,“隆冬市场”之下的上市势必会加剧体育用品企业的两极分化。与还在苦等敲钟的乔丹体育相比,已顺利完成8.8亿元融资额的贵人鸟,在体育用品准上市企业阵营中,无疑最不怕“熬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