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匹狼在早几年就提出了发力直营店的策略,该公司的直营店数量在这几年内直线上升。据悉,七匹狼在渠道上重点通过提升店效,促进内生增长,建立以“零售”为导向的管理体系,按产品细分渠道类别、提升终端门店形象和加大对加盟商的支持力度等,贯彻其“批发转零售”的战略方针。数据显示,其直营店数量从2010年到2012年年末,差不多翻了一番。
各类数据也显示,在增加直营店的同时,企业对店效日益重视,关掉效益不佳的门店仍是今年的趋势之一。中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匹克零售网点数目为6194个,与去年同期7059个网点相比,下降了12.3%;安踏的专业体育用品系列及运动生活系列店铺,今年削减了241家,目前共计7834家。
“减少中间环节,加快决策过程。”胡诚初表示,在转型调整期,扁平化的管理,将能够让企业更多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做出更适合市场的产品。
从2012年开始,“品牌零售商”这个词汇被丁世忠屡屡提及。他表示:“过去的发展模式基本是先打广告把品牌做出来,再把商品卖给批发商就完了,未来要思考如何从‘批发’转到‘零售’,整个供应链流程都要考虑。”
方向:进军百货商场 提升品牌形象
品牌商自营终端,既可自建专卖店,也可在百货商场开设专柜。为树立自身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一些鞋服企业开始提高百货渠道所占的比重。这其中,也有沿街店铺的店租居高不下、人们购物消费习惯改变等因素在推波助澜。
“今后,专卖店体系会逐渐减弱,进入百货渠道将是服装业必经之路。”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少雄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如此表示,他认为今后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必须与商业模式体系完美结合起来,服装业更要跟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发展。
帝牌男装零售支持部总监徐伊凡也认为,进入百货商场,是品牌提升的一种做法。“进商场除了能够对品牌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还能够树立起品牌的影响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她说,目前帝牌男装的终端,百货专柜和专卖店的比例各占一半。
九牧王的中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公司商场终端数量达到1749个,专卖店终端数量为1456个,降低了公司渠道的维护风险。
胡诚初则认为,尽管进入百货商场,能够树立品牌的高端形象,但目前闽派男装还需要在自身实力上进行提升。“国内的不少百货商场,闽派服装还难以进入,说到底就是在品牌综合影响力上还比不上国际品牌,这点值得我们思考。目前应该是企业如何回归到产品品质、设计等根本问题上来。”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杨树青则认为,品牌企业从开专卖店转向设立百货专柜,这和大环境密切相关。“沿街店铺的店租居高不下,人们购物消费习惯的改变等等,都会导致企业在渠道方面进行变革。”她说,由于百货商场有统一的物业管理,有固定的客流量,这些对于企业来说都能够降低营业成本和管理成本,很可能会成为大的趋势。
措施:精细化管理 升级门店服务
闽派服装一路走来,如今很多企业要求的已经不是知名度、美誉度,而是希望长期拥有消费者的认可度、忠诚度。这就反过来催促品牌企业做更加精细的销售服务,提供消费者更加满意的体验感。
“每一家专卖店的开设,都分几个阶段: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徐伊凡表示,根据每家店不同的情况以及所处的不同阶段,企业必须实行不同的策略。“我们执行的是‘一店一策’,并在每个店引进‘店长模式’。”
她表示,公司现在非常重视对一线导购员的培训,甚至是执行“一对一”的辅导。“比如在培训课上,我们要求同一件衣服,一个导购员在面对不同的消费者时,都能够说出6个卖点。针对比较胖的客户,要怎么说;对于瘦的客户,又要如何推销……”她说,还有“在顾客进店后该说什么”、“该和顾客保持多少厘米的距离”、“什么时候该主动上前为客户介绍”等等,公司都有专门的辅导培训,甚至列出了一些销售雷区,让导购员们都要熟记,灵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