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既是上市公司2013年中报的密集发布期,又是鞋服企业2014年春夏订货会举办的高峰期。记者从中发现,各企业的中报业绩继续处于下滑状态,显示相关行业还处于低潮期。与此同时,流行多年的“大批发”模式已经引起了从业人士的反思,各品牌的经销模式正在从批发转向零售,管理模式走向扁平化。
“我们正在进行第二场战争。”一家上市公司老板说。他口中的“第二场战争”是指从过去高度依赖批发业务,向以零售和消费者为导向的零售业务转变。如今,泉州鞋服企业很多都已打响“第二场战争”,一起寻求行业突围、转变提升的新方向。
数据:鞋服品牌业绩普遍下滑
以往泉州鞋服企业借助“大批发”模式,通过大规模铺货实现了迅速扩张,业绩也实现了高速增长,但由此带来的库存问题,至今仍未摆脱。从已公布的中报数据来看,不论是运动品牌还是男装品牌,都还未走出低谷。
在低迷中调整的国内运动品牌日前相继公布了2013年中报:安踏体育、李宁、匹克体育营收分别为33.7亿元、29.06亿元和11.7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4.4%、24.6%和27.3%。361°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盈利2.05亿元,同比降65.6%。上半年,361°营业额下降三成至19.98亿元,毛利下降36.3%至7.79亿元。
男装板块也还未走出低谷。中报显示,九牧王实现收入11.64亿元,同比下降2.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亿元,同比下降14.03%。利郎2013年上半年的营收同比下降13.2%至10.9亿元。尽管截至记者发稿时七匹狼的中报还未披露,但据其业绩预告,受终端消费疲软的影响,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为14.23亿元,同比下降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6亿元,同比增长4.3%。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数据表明,鞋服行业仍未能走出近年来的持续低迷局面。
“我们可以看到,在清理库存方面,大家都在持续地做出努力。”利郎副总裁胡诚初表示,以往泉州鞋服企业借助“大批发”模式,通过快速铺货实现了规模扩张,也得到高速增长,但这两年出现了库存问题。“其实鞋服企业是必须要有库存的,关键看库存比例是否合理,正常来说,每家企业有12%的库存是正常的,其中5%属于可以在当年消化的库存,5%是来年可以被消化掉的,只有2%会成为‘死货’。”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如今“大批发”模式已经引发企业反思,品牌商开始从“只管批发”向“零售管理”转变,从渠道模式到管理模式,都在进行新的探索。
对策:减少层层代理 增加直营店
从“品牌批发商”向“品牌零售商”转型,这已成为一些有前瞻眼光企业的新战略。在这过程中,增加直营店自行掌握零售终端,可减少层层代理环节,缩短市场第一手信息的收集反馈周期,减少库存产生的机会。
“以前,品牌商都是把货直接压给代理商,从省到市再到县,这就造成了信息上的不通畅。”在天伦天2014年春夏订货会上,公司副总经理范澎表示,现在的发展形势,逼着品牌商不得不从批发商转向零售商,去接触更多的消费者。“管理模式走向扁平化,减少层层代理的环节,而在增加直营店的同时,适时地引入一些优质的加盟商。”他说。
九牧王的中报披露,公司在建设营销网络的过程中,不仅注重规模和数量的建设,而且根据公司的发展情况不断对销售终端形态及运作模式进行优化。截至2013年6月30日,该公司直营与加盟终端数量为3205家,其中直营终端736家,加盟终端246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