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汉服的皮裹不起文化的瓤 传统引发复兴大战

时间:2007/4/5来源:东北网作者:未知

  近年来,有这样一批“复古者”,他们尽管口口声声要复兴传统文化,却并没有去熟读经史子集,或去研析道儒墨法,他们在乎的是那一件件虽然靓丽,却已经遭时代“淘汰”的汉服。有人嚷着要将汉服作为奥运礼服,有人建议要全城尽着古装,还有人把着汉服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这股疯狂不由让人想起百多年前的一些遗老遗少,在他们眼中,剪辫子除长衫成了“数典忘祖”,成了“假洋鬼子”。

  传统文化自然是要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可我们却绝不能片面地认为凡是传统的就都是好的。汉服之优劣,笔者不敢断言,毕竟我不是裁缝,也不是服装设计师。只是觉得,尽管汉服也与传统文化沾点边,可充其量不过算是传统文化一层并不算厚实的“表皮”吧?大张旗鼓地宣传穿汉服,就能复兴我们那日渐衰落的传统文化了?着长袍戴纶巾就能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了?别怪笔者小人之心,这种逻辑怎么看都有那么点“作秀”的痕迹。

  真要复兴传统文化的话,可以学习对外汉语教学,有机会到花开遍地的孔子学院中去向老外传授汉语知识;可以不畏清苦,钻进故纸堆,潜心整理老祖宗留下的文山书海;可以在大过洋节的同时,也号召身边的亲朋庆祝传统节日;可以在 “全民学英语”的浪潮中尽自己一份力让“中文热”也在国内燃烧起来……这些事情都乏人去做,却偏偏只是套上一件汉服放放风筝游游园,这算哪门子“复兴传统”?如果只靠几件衣服就能“复兴传统文化”的话,我们何苦这么费事,直接请那些导演们多拍几部古装片就是了!一个文盲,即使打扮得跟孔子一样,也成不了文人;章太炎、王国维,即使从外衣到袜子全是进口,也改变不了他们国学大师的身份!

  更何况,社会不断发展,万事万物也都在进步,对传统,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有选择地发扬。从这个角度来说,死守着旧时衣冠,除了能证明我们很“念旧”外,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我很怀疑,若让那些汉服主义者回到赵武灵王那个时代,是不是会因反对“胡服骑射”而头破血流?真要论“传统”,难道全人类还要都穿起“树叶”这种“绿色”且“环保”的“衣服”?

  片面地大搞特搞什么推广汉服,不过是一场肤浅的“表演秀”,只及表皮,不涉内里,声势搞得再大,也不过是一阵耀眼的烟花,片刻绚烂过后,传统文化依旧留不下一丁点痕迹,别忘了,做表面功夫一直是为国人所不齿的。中国人的确需要文化复兴,可那是要求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人手中复兴,不是在古人或“仿古人”手中复兴,我们要复兴的是传统文化的血肉骨髓,而不是一层好看的表皮,甚至表面之外覆盖的那片纺织物!

  薄薄的汉服实在裹不起传统文化厚重的“瓤”,而只注表面的“复兴”方式对传统文化反倒是个威胁。所以,请大伙还是歇了吧,回头咱们也做点真正有益于复兴传统文化的实事!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