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皮裹不起文化的瓤 传统引发复兴大战
时间:2007/4/5来源:东北网作者:未知
传统文化自然是要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可我们却绝不能片面地认为凡是传统的就都是好的。汉服之优劣,笔者不敢断言,毕竟我不是裁缝,也不是服装设计师。只是觉得,尽管汉服也与传统文化沾点边,可充其量不过算是传统文化一层并不算厚实的“表皮”吧?大张旗鼓地宣传穿汉服,就能复兴我们那日渐衰落的传统文化了?着长袍戴纶巾就能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了?别怪笔者小人之心,这种逻辑怎么看都有那么点“作秀”的痕迹。
真要复兴传统文化的话,可以学习对外汉语教学,有机会到花开遍地的孔子学院中去向老外传授汉语知识;可以不畏清苦,钻进故纸堆,潜心整理老祖宗留下的文山书海;可以在大过洋节的同时,也号召身边的亲朋庆祝传统节日;可以在 “全民学英语”的浪潮中尽自己一份力让“中文热”也在国内燃烧起来……这些事情都乏人去做,却偏偏只是套上一件汉服放放风筝游游园,这算哪门子“复兴传统”?如果只靠几件衣服就能“复兴传统文化”的话,我们何苦这么费事,直接请那些导演们多拍几部古装片就是了!一个文盲,即使打扮得跟孔子一样,也成不了文人;章太炎、王国维,即使从外衣到袜子全是进口,也改变不了他们国学大师的身份!
更何况,社会不断发展,万事万物也都在进步,对传统,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有选择地发扬。从这个角度来说,死守着旧时衣冠,除了能证明我们很“念旧”外,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我很怀疑,若让那些汉服主义者回到赵武灵王那个时代,是不是会因反对“胡服骑射”而头破血流?真要论“传统”,难道全人类还要都穿起“树叶”这种“绿色”且“环保”的“衣服”?
片面地大搞特搞什么推广汉服,不过是一场肤浅的“表演秀”,只及表皮,不涉内里,声势搞得再大,也不过是一阵耀眼的烟花,片刻绚烂过后,传统文化依旧留不下一丁点痕迹,别忘了,做表面功夫一直是为国人所不齿的。中国人的确需要文化复兴,可那是要求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人手中复兴,不是在古人或“仿古人”手中复兴,我们要复兴的是传统文化的血肉骨髓,而不是一层好看的表皮,甚至表面之外覆盖的那片纺织物!
薄薄的汉服实在裹不起传统文化厚重的“瓤”,而只注表面的“复兴”方式对传统文化反倒是个威胁。所以,请大伙还是歇了吧,回头咱们也做点真正有益于复兴传统文化的实事!
- 防辐射服疑忽悠准妈妈 厂家:我也不知有没有用2007.04.05
- 旗袍、中山装携手在沪申遗 结果将于6月揭晓2007.04.04
- 中国服装在Moda Manhattan2007成衣展大放异彩2007.04.04
-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举行行业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2007.04.04
- 雅戈尔集团:服装国内销售步入稳定增长轨道2007.04.04
- 第二届海宁中国经编服装设计大赛别开生面2007.04.04
- 中服协四届四次理事会暨服装行业工作会将召开2007.04.04
- 李国贤:用创新提升出口纺织服装的附加值2007.04.04
- 发改委:价格指数回升 服装市场进入品牌循环期2007.04.04
- 新型功能性纺织品 纺织行业中一座待挖的金矿2007.04.04